近十來年瓷器藏友多追捧官窰瓷,唯價昂不易得;唯有清代賞瓶,尤其清晚期者,存世量頗多,精品亦不少,價位亦相對偏低,而賞瓶開宗明義是官瓷,正合老廣一句「臊臊都是羊肉」,所以賞瓶是目前頗受歡迎的官瓷入門品種之一。
賞瓶之形制,出自雍正,雍正勵精圖治,以名貴官瓷賞賜臣僚,作為表彰吏政清明,致有「賞瓶」此物;此後延續至宣統,歷朝均有燒造。賞瓶器形及紋飾,有所定制,皆作撇口、細頸、圓腹、圈足狀,有光身或肩部凸起兩道弦紋二種,雍正時期之主題紋飾,多為青花繪纏枝蓮紋,取其「為官清廉」之意,目前市場上不見有雍正賞瓶真品流通,如見之,千萬不要錯過觀摩研究的機會。
雍正賞瓶VS乾隆形制
雍正賞瓶之球體畧扁,形似西洋草地滾球球體,圈足外撇,而乾隆時期之形制,頸較雍正賞瓶粗,腹較大、較圓,頸、肩接合處起直角,重心較低。乾隆以後,越晚期賞瓶之瓶腹更趨圓球狀,重心較高,頸、腹間之流線曲度較圓緩。
乾隆以降,賞瓶紋飾不再局限於青花纏枝蓮紋,清中、晚期已發展到有粉彩、色釉、描金等,主題紋飾亦多變化,例如百蝶紋、龍鳳紋、雲蝠紋、皮球花等等,以喜樂吉慶紋飾為主。嘉慶以後,官窯一度衰落,咸豐更一度停燒,光緒初年,又復大量燒造,慈禧五十、六十、七十壽辰,光緒大婚,又大批燒造壽慶典禮與及賞賜用官瓷。光緒官瓷,其中又以「霽藍釉描金皮球花賞瓶」最矜貴,當時的做價成本亦最高,《光緒二十六年庚子大運瓷器清單》載當年只生產了一千七百餘件。遇有品相好,價格又合理者,值得關注。
圖:由作者提供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