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求市民使用投訴熱線1823,無疑是一個「本來」便民的制度,作為市民當然要支持,而且值得讚揚。但實際的經驗告訴我們,這個熱線的效率令人憤慨及失望,當然配合的部門更是乏善足陳!以下是一個實際的個案。
6月底,本人在錦田公路向東,看到一個迴旋處(進入錦田市中心前)的兩個交通標誌被汽車撞毀,但明顯地過了3個星期仍然原封不動,於是本人使用1823熱線向政府反映,當時的回應完全合乎常理,只是在稍後時間看到,從路政署發出的回函資料錯誤。
到了9月1號颶風過後,被撞毀的欄桿及交通標誌仍然倒在迴旋處之內,只是多了警察的封鎖線(cordon line),稍後又加上閃燈,最近連閃燈也倒在地上及碎裂,但損毀依舊但無人處理。
相信每天駕車經過這個迴旋處的駕駛人士都看到,這個由交通意外(TADO)造成的損毀。所以,什麼是「急市民所急」?所有駕駛人一定摸不著頭腦,特首更是啞然!
首先,足足逾3個月的警察巡邏竟然看不到,熱線辦公室只是轉介,又缺乏到現場觀察的工作人員,路政署的回覆又「亂噏當秘笈」。最奇怪的是沒有人作出行動,而每個工作人員都漠視了這個投訴及損毀。這樣的情況,對政府的聲譽有損害嗎?當然存在!實際處境就是缺乏監管的承辦商弄虛作假,部門又沒有監管的制度,丟人現眼,但公帑就支出了!
至少存在足足3個月的損毀無人問津,又如何「急市民所急」?連安裝兩個交通標誌都做不到,又遑論振興經濟及處理霸佔官地的情況吧?
面對這種官僚架構,也許我們都需要向大灣區移民了!假如政府不長進,下一次黑暴出現,就是必敗的「生死之戰」。
承擔政務是立體性的協同效應,任何一個政府部門失職都不能原諒!這樣的服務態度是可以接受的標準嗎?一切都視若無睹?
原圖:作者提供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