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磁州窯的諸多品種中,以黑釉剔花最負盛名,與白釉剔花互相輝映。剔花是製陶傳統裝飾技法之一,為在器面刻劃好紋飾後,把紋飾以外不要的部分剔去,有「留花剔地」和「留地剔花」兩種表達形式。剔花工藝出現在五代末期至北宋早期的磁州窯系,在當時流行的單色釉瓷器潮流中,以類似水墨畫和白描的風格面貌,異軍突起。
白地黑剔花是剔花中的高檔品,其法是在瓷胎上先罩一層白化妝土,乾後再罩黑化妝土,便成上黑下白兩層,用刀具刻劃出紋飾,再剔掉紋飾以外的黑化妝土,露出下層白色化妝土地子。這種工藝的關鍵,是要完全刮掉上層黑化妝土而不傷底層的白化妝土,要求工匠拿捏準繩,需要有較高的工藝技術和技巧。而當時河南的當陽峪窯、扒村窯、登封窯等的白釉剔花,不但剔去表層化妝土,露出底層,形成紋飾,還下刀深刻進坯體,甚至塹去一部分瓷胎,由平面變立體,是瓷器上的浮雕,非常獨特。而黑地白剔花則是保留大部份紋飾內的黑色化妝土料,只露出小部分由剔去黑色而留下的白色底色形成的花紋,甚至只是線條或輪廓。 化妝土其實是用細研優質瓷土製成的有色泥漿,塗於器面的目的是為了掩飾粗瓷胎體表面的凹凸不平,從而提高瓷器的外觀平整度和釉的白度、亮度。化妝土的應用,不光用於黑、白剔花,而是以剔花為基礎,在黑白對比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彩繪的技法,例如紅綠彩、白底二彩繪、三彩繪瓷器。從傳世實物可以看到當時就應用到生產瓷枕了——在枕上施一層赭黃色化妝土,上繪黑花,再罩透明釉燒製而成、或乾脆直接剔去紋飾外的化妝土、或在白色化妝土,剔刻出由幼線組成的紋飾、或戳出細線珍珠狀圓點後,在紋飾的凹陷處填入色料,燒結之後,凹紋在白底上呈現褐紅色線條,有若以筆繪畫,非常醒目,而圓圈狀珍珠紋便成滿地,豐富了視覺。磁州窯巧妙利用化妝土作為一種美術裝飾媒介,達到了高度的藝術效果和水準。 磁州窯剔花黑釉瓷器,雖然趣味盎然,但上一代南方藏家並不重視,當時在香港供少求亦少;偶得之,價亦賤。直至近二十年因為被國內藏家熱捧的明清彩瓷嚴重缺貨,除反覆重拍以往拍品外,各大拍賣行遂策略性地大力鼓勵藏家收藏高古瓷。當五大名窯宋代瓷品亦缺貨以及價格已脫離現實時,相對當時產量較多而又精美的民窯器,例如磁州窯瓷器,才漸成氣候,變成一個頗重要的高古瓷鑒藏門類。尤其當2004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賣會一件編號0831的「北宋磁州窯刻花褐彩梅瓶」拍得超過港幣一千五百萬天價後,磁州窯器的價格,一發難收。以今年初香港及國內各拍行舉辦的十多場春季拍賣會為例,磁州窯黑釉剔花器中,剔花梅瓶都拍出介乎港幣三至五百萬之間;而一般剔花瓶罐類亦拍得港幣二、三百萬之譜;磁州窯剔花黑釉瓷器,二十年間升值百數十倍,真是始料不及。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佳士得拍品磁州窯褐釉跳刀紋罐)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