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唐朝已經有「馬球」、「步打球」和「捶丸」了;雖然在事實上,於元、明時期,國人也沒有細將「步打球」和「錘丸」嚴格區分來,甚至還將「馬球」也混為一談,一律視之為「打球」。但以現代的觀念,Polo、Hocky 和 Golf 在本質上還是有分別的。
「捶丸」最早見諸文字,為至元十九年 (1282) 寧志齋的《丸經》,該書記載了捶丸的發展歷史,闡述了捶丸的場地、器具、競賽規則,以及各種不同的擊法和戰術,還特別強調了體育精神和道德,與現代高爾夫運動有著驚人的相似。 捶丸在宋、金、元三代非常盛行,上至皇公大臣,下至三教九流,都喜愛這種活動,宋代時徽宗和章宗皆愛捶丸,2002年於泰山岱廟出土的宋代石刻畫,其中就有《捶丸圖》,證實了捶丸最晚於宋代就已經存在。而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代宮廷畫師商喜於1368年所繪的《明宣宗行樂圖》長卷和《捶丸仕女圖》也描繪了捶丸的場面,當時捶丸使用的杖高爾夫球桿很相似,只是場地從野外搬到了宮中而已,並以人工障礙代替自然地勢。同樣使用「 L 」形的球杖,用有曲頭的木杖擊打小球,以擊球入穴多寡定勝負。到了清代,捶丸活動漸漸沒落,只是婦女、兒童間之遊藝。反而到了今天,高爾夫是有閒階級極其熱愛的運動。 捶丸可能由蒙古人於十三世紀中葉傳入歐洲,並演變為現代高爾夫球運動。但球友一般認為現代哥爾夫球起源於十五世紀的蘇格蘭,今日的哥爾夫球18洞制度亦由蘇格蘭制定,高球被視作蘇格蘭國粹。但在歷史上,在十三世紀同時期除中國的「捶丸」外,尚有英國的「金勃加」球 (Cambuca)、法國的「三勃」球 (Chambot)、波斯的「朱勤」球 (Chugan) 、 荷蘭的「高雲」球(Kolven) ,都是同類用桿擊球的運動,的確很難判斷孰先孰後。 「捶丸」打擊用的球就叫做「丸」,現在留存世上最多關於捶丸的物件就是「丸」,上好的「丸」,用癭木製成,癭木就是樹瘤,也有用翡翠,瑪瑙,石頭、骨角做成;但論外表漂亮,耐擊而又便宜,則以瓷球最受歡迎。 因為瓷丸生產容易,燒製技術要求不高,用量也大,當時中、西部各窯口都有燒製,傳世的「丸」,顏色十分的豐富,上面還繪有花紋、圖案,甚至還有鏤空的、絞胎的,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恐怕就是一隻黄釉捶丸了,釉面光亮,表面帶著凹洞,居然和現代的高爾夫球十分相似。 正就是因為「丸」外形的單一性,不花巧,不佔地,容易保存,又不易摔破,但每顆釉面彩色豐富,變化萬千,觀賞性甚高,又有歷史價值,今日市場所見,精品仍甚多,而且價格偏廉,數十至數百即可得,頗多瓷友好之。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陶瓷絞胎捶丸)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