琮式瓶始見於宋,一般認為始出於南宋,但我參照台北故宮藏品,證實始於北宋。宋代盛行仿古之風,這種瓶式,為仿照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外形,加以變化而成。宋官窯、龍泉窯均有這種器形。良渚文化的中心在浙江省杭州市良渚遺址,其考古地點分布於太湖周圍地區。琮式瓶之劊燒,亦源於此地區。
台北故宮藏的多件琮式瓶,皆中圓外方。通體施青釉、釉面清亮潤澤,裝飾有八節琮駔紋。圓形底足露胎,底緣修飾不平整,加塗一層深褐色護胎釉,足內滿釉有縮釉現象。表徵與南宋郊壇官窯遺址的出土物,十分相似。當時仿玉或仿銅形製的瓷器,在宋代官窯的出現,除了崇古以外,此類瓷器亦有取代銅、玉類禮器,作為祭器的用途。琮式瓶方形長柱狀,上下短頸與圓形矮圈足,四角的騌靻紋簡化為長短稜線紋。天圓地方,中間貫通,喻人神之間的溝通。良渚文化存續之間約為距今5,300年至4,2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延續上千年後突然消失了,其原因不可知,的確神秘。 北宋的琮式瓶在工藝上的特徵,容易被人忽略。琮式瓶內圓外方,在陶瓷工藝中,在轉盤上拉坯製圓比較容易,但做成方的,就需要模具,製成有紋飾的泥板,再拼接起來,北宋時期的工藝,為先拉成一個圓的,然後單做四個三角,粘在四個角上,最後掛上釉去燒。以杭州老虎洞發現者皆內為圓柱、外接四角的素樸成形方式製成,屬初創期的造型。龍泉窯者則為模製成形,胎體相對較薄。南宋以後,工藝上就可以燒造外方內方的瓶子了。 宋代官窯燒製的琮式瓶,瓶體短而碩壯;而龍泉窯燒製的則較瘦長。琮式瓶的燒製,到元代也沿襲下來;明代廣東石灣亦多產此類瓶,多施月白釉;明代則用此類器為花瓶,名為「蓍草瓶」,大者用於廳堂,小者於書齋。清代官窯更大量燒造青釉、白釉、爐均釉、仿鈞釉、仿官釉、仿哥窯釉等品種的琮式瓶;器身橫線裝飾,已衍化為八卦紋,故後期又稱為「八卦瓶」,此時已完全擺脫祭器的用途而衍化為陳設瓷了。 琮式瓶在民國時期,好古的藏家幾乎家家都有收藏正品或仿品,但可能因其形制相對簡單,變化不大,除古樸外,較為沉悶,不合近現代藏家口味,已較少人收藏。這幾年高古瓷復興,瓷友慢慢亦覺得琮式瓶可堪欣賞,有探討空間和收藏價值,漸漸亦多追捧了。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台北故宮藏良渚玉琮)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