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鈞瓷再探

2022.01.22 23:00 生活 黃艾

上一代藏瓷家都喜宋瓷,唯國內新進藏家則喜明、清,尤喜清三代彩瓷,但 十多年來因為清三代彩瓷貨源已歇,大拍行都改為鼓勵收藏宋瓷,所以帶動新一波的宋瓷追捧。宋瓷不光是對新一代藏家是新的品種,對推動收藏宋瓷及提供藏品拍行的年青一代,也是一個相對新的項目,在拍行圖綠上的介紹考據文章,屢屢欠考欠詳,便可見一班。而國內宋瓷仿品、贗品、新品充斥,瓷友購藏,宜慎之。

台北故宮藏宋鈞窯月白尊 (左) 明十五世紀鈞窯丁香紫瓷尊 (右)

五大名瓷之中,在全國各拍場出現最多的品種是鈞窯瓷器。鈞瓷有唐鈞、金鈞、元鈞、明鈞,而宋、元鈞又分官鈞、民鈞;又有明、清仿鈞釉,繼有宜興窯的宜鈞,石灣窯的廣鈞,景德鎮窯的爐鈞。尤其新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河南鈞窰產地禹州神垕鎮的瓷家,已能重新全面掌握技術,能夠準確地倣製鈞瓷;後來更被選為國禮,是一個發展的很成熟的品種,所以今日國內優質鈞瓷仿品數量亦多。鈞瓷品種多而複雜,但宋鈞、元鈞是瓷友在拍場上最常遇到的,今日略談宋鈞瓷和元鈞瓷。

台北故宮藏鈞窯天藍丁香紫渣鬥式花盆 (左) 金元鈞窯葡萄紫渣鬥式花盆 (右)

宋鈞以釉厚為特色,使用乳濁秞,釉厚渾活,釉層乳光瑩潤。燒鈞瓷先以低溫燒素胚;素胚施釉,要分二次,先用浸釉,乾燥後自然形成微微開裂紋, 待完全乾燥後,始再塗釉,控制釉漿濃度,保持釉層上厚下薄,乾後釉面自 然收縮、入窰燒後便產生「蚯蚓走泥紋」。當然宋鈞真品,亦有不見「蚯蚓走泥紋」者。但如釉層過厚,在燒製過程中會容易造成流釉,甚至釉面暗淡,無瑩潔潤透的感覺,亦無法現出「走泥紋」,元鈞便常常出現這現象。由於宋鈞與元鈞所施用之釉質有所不同,因此造成釉層流積現象不一致。但不論古鈞或今日復刻鈞瓷,其釉層厚度都在1.5mm至2mm之間。一般而言,宋鈞胎質細潤,而元鈞則胎質較粗松。有關鈞瓷的製作工藝,我以前在《蚯蚓走泥紋話鈞窰》一文介紹過了。

台北故宮藏宋鈞窯葡萄紫蓮式花盆 (左) 金元鈞窯天藍玫瑰紫葵花式花盆 (右)

可惜靖康之變 (1126) 後,宋室南遷,官鈞窯停燒,到金、元時代,鈞瓷才復 興,繼而風靡全國。宋、元之間的金代鈞瓷,是戰亂之後重建的民窯,目的為滿足民間日用器之需要,所以生產並不十分嚴格遵照以往鈞瓷的選料精細標準,反而一切以市場主導的實用性為主,因此這時期的鈞瓷普遍胎料較粗鬆,釉較渾濁。

宋鈞 (左) 有「蚯蚓走泥紋」,元鈞 (右) 則無。

但總括來誽,宋、元鈞基本幾點明顯表徵,其一宋鈞有所謂「紫口鐵足」現象,而元鈞則無。其二宋鈞器底施醬色護胎釉,元鈞則無。其三宋鈞大多有「蚯蚓走泥紋」,元鈞則無。其四宋鈞釉勻厚無脫釉無流釉,元瓷之釉亦厚但多垂釉。

北京故宮藏品。可見宋鈞 (左) 器底施有醬色護胎釉無流釉,元鈞 (右) 則無護胎釉但有垂釉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台北故宮藏宋鈞窯天藍淺紫六方花盆及花盆托)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