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出土陶瓷製模修復

2021.08.28 23:00 生活 黃艾

我們逛博物館,很多時會看到展覽的出土古陶瓷,雖然支離破碎,但殘片都互相拼合,保持著原來的形態,供參觀者欣賞。出土陶瓷的修復,殘缺部份極少的,一般情況下常用的方法,是將破損處用黏膠調和用相類出土器破片研碾而成的粉末,填充在殘缺處,使之平整如初則可。亦有侯其乾燥後再粘上小許出土處泥土,便算完成出土陶瓷物修復了。

但對大面積殘缺的器物,用簡單的「黏、補、貼」方法便無法完成,便要應用到「製模修復」的方法了。我們在博物館經常看到器皿大部份用白石膏成形,而其中只嵌上若干件殘片的展品,便是此類製模修復品。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修復老虎洞窯址出土元代青釉三足爐

修復大面積殘缺器物,必先要製模。選擇殘缺面積最小的一面作製模標準。製模應以外壁為準,例如有凹凸花紋者,若不以外壁為依據,便無法複製全器紋飾。又如釉上彩繪瓷器,在補缺中為防止後續打磨工序對缺失部分周邊的彩繪造成磨損,也應該在有彩面製模,這樣脫模後有彩的一面便不必經太多打磨和補彩了。當然,也有因應特殊需要而製內模的,例如待修器物造型複雜,或瓷器缺失部分位置在正面脫模不易操作,而需要選擇在脫模比較方便的另一面製模。

工業用熱溶膠塊及各種尺寸熱溶膠條

製模以往多應用到石膏,但今日已改用熱溶膠了,取其可塑性強。熱溶膠就是坊間用作黏合劑者,多成條狀,配合熱溶膠槍使用,但製模可選用工業用塊狀無色者。

熱溶膠要加熱始能塑形, 但一般我們不會直接放入熱水中煮沸,而是應用加熱形超聲波清洗機,加溫至80 ℃。超聲波清洗機的原理,為在於利用超音波振動清水,使微細的真空氣泡在水裡產生「空穴现象」 (Cavitation),從而產生強力衝擊波,達到釋放能量的功能。

超聲波清洗機二款

熱溶膠自超聲波清洗機取出後,已經軟化,便可自由運用於塑形壓模,唯首先要按成片狀,再附著完整大面積部份的外壁按壓,冷卻後便形成需要的形狀模型了。以一件外壁有規律凸起紋飾的殘瓷為例,將模型有紋飾的部份,順著紋理前後合位、左右移動,適當地鋪在殘缺位置之外壁,即成初範。此時應自殘缺部份的內壁倒入填充物,再掃平,即完成初步工作。待填充物乾燥凝固了,揭起溶膠模,再修磨披鋒棱角,即大功告成。

高嶺土及AB膠

器身的填充物,以往都用到石膏,但石膏器身的缺點為持久力不強,大約數年之譜,黏膠便脫落要重修了。今日應用的填充物,實際上是用三份高嶺土和兩份AB膠的混合物。但這新配方混合填充物,只容許在5至7分鐘內完成填充按壓工作,逾時膠劑凝固,便無法繼續了。

因為高嶺土耐酸、耐鹼,強度又大,耐久性強,非常適合用作復修填充物。倘若因故而要卸下重塑重修,可置於150-180 ℃沸水中煮數分鐘,高嶺土填充物與陶瓷殘片便會自動分離而不損文物。

  

塑模修復過程 - 利用瓷器完整部份(白色)塑模 (左) 用熱溶膠套在瓷器外壁的塑模效果 (中) 用混合膠壓模成形的殘缺部份(灰色)效果 (右)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修復之大量出土陶瓷器)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