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乾隆時代御窯廠的改革

2020.04.25 22:45 生活 黃艾

筆者對於探討御窯廠的管理和生產制度,寫過多篇相關的文章和瓷友分享。多月前又談過雍正時期之御窯廠和他對御窯廠的改革;意猶未盡,再略談乾隆對御窯廠的改革。

唐英於雍正六年(1728),被派協助年希堯為御窯廠的駐廠協理,乾隆二年 (1737) 正式被任命為督陶官;乾隆四年於淮安關任滿,改駐九江關,兼任御窯廠督陶官;乾隆七年至乾隆二十一年 (1742-1756) 又兼掌淮安、宿遷、奧海關務;乾隆十五年 (1750) 調任粵海關;又在乾隆十七年 (1752) 調回原職,繼續督陶。一份差事前後共幹了二十八年,實際是位掌握了陶瓷研發、設計、技術、採購、生產、品質、人事、營運、財務等各方面的窯務管理專材,再加上他本身又是積數十年稅務經驗的財經專家;以專業知識配合皇帝的旨意作多方面的改革和創新是可以預期的。

北京故宮藏乾隆暗八仙斗彩盤 (左) 粉彩黃地攢盤 (中) 青花龍紋盤 (右)

但其實在唐英在乾隆二年甫上任,乾隆便寄予重任,任內並干涉窯務甚甚。乾隆二年正月十九日的《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便有載乾隆即下旨燒造多達四萬七千一百二十件瓷器了。在乾隆二年和三年間,乾隆也持續查看康、雍兩朝庫存瓷器。自乾隆四年(1739)起,又調整了御窯廠的營運經費用。讀史至此,不明乾隆當時是不信任唐英,要事事過問?還是極端信任唐英,要與唐英共成長,通過,甚至倚賴唐英把自己代入督陶官的角色?

有關調整燒瓷費用一事,唐英於雍正時期寫的《陶成紀事碑記》,有敘及每年由淮安關提撥八千兩作為燒造費用。唐英於乾隆二年上任時,仍支八千兩,但因為燒造數量增加而請款不及時,唐英於乾隆四年上奏:「竊照江西窯廠燒造瓷器,于淮關贏餘內每年留辦公銀二萬兩,以為窯工並辦差等用。目今再用淮關銀兩,不無遠不濟急之虞。奴才思江西有九江一關,附近窯廠二百四十里,移取甚便,或於九江關贏餘內每年動支一萬兩,如不敷用,再行奏請添支,年滿報銷」。所以乾隆對御窯廠的第一個改革,是財務上的,即每年之營運費,由八千兩增至一萬兩,從准安關改為由九江關支付,如不敷應用,還可再報銷。

台北故宮藏瓶乾隆洋彩山水紋轉碗 (左) 及錦上添花茶盅 (右)

乾隆對御窯廠的第二個改革,亦與財務有關,就是將產品次色、腳貨瓷器就地變賣和制訂折價計算標準。以當年的生產水平,一窯開出,約有一半或以上成品屬次色瓷器。所謂「上色十中難得四五」。而這些次貨,雍正六年起至乾隆七年間,皆送京造冊報銷。但自乾隆八年起,除黃釉瓷器外,全部不必送京,就地變價。此事我在拙作《皇帝賣瓷器》一文詳述了,此處不贅。

為配合第二個改革,乾隆更制定御窯廠次色瓷器就地變價的價位。以乾隆六年唐英監造官窯的所得和所費為基準,從中訂定出次色折價三成,也就是將次色瓷器按原燒造價減三成即按七折變價繳進。而破損瓷器則折價二成。這個奉旨扣減三成變繳之折價規例,一直沿用至宣統二年。但似乎就地折價變賣的制度行之效果不彰。乾隆本意在財政和生產管理上革新;除增加了營運年費,又另有變價後收入對沖部份成本,可以支持御窯廠產量,從中獲得較大比率的上色瓷器,但結果這原始構想和主觀意願後來似乎落空了。

北京故宮藏乾隆粉彩鏤空轉心瓶三款

乾隆代入督陶官的例證,從《清宮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檔》載乾隆在八年 (1743) 四月初八日將《陶治圖》二十張交與唐英,著其按每張圖上所畫的,寫個詳細工作報告來。唐英於乾隆八年 (1743) 五月二十二日交了功課。後來由宮廷畫師孫佑、周鯤、丁觀鵬寫畫,戴臨寫字;製作了展示製瓷各工序場景的《陶冶圖》冊,讓乾隆觀之有如親臨御廠督工。

乾隆的第三個改革,與生產工序成本控制有關,也是財務的。唐英通過《陶冶圖說》、《陶成紀事碑記》及其他資料互相引證,制定了並於乾隆十二年十月初七日進呈《燒造瓷器則例章程冊》,實際上是御窯廠各種產品製作工藝和成本計算的標準方法;乾隆在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落實了。

台北故宮藏乾隆洋彩人物胆瓶 (左) 蕉叶花觚 (中) 觀音瓶 (右)

此《例章程冊》分《凡例》、《圆器则例》及《琢器则例》三章。制定了「瓶、罇、罁、罐、盆、洗、爐、臺」等五十二件琢器;與及「盤、碗、鍾、碟等一百六十四件圓器的式樣、尺寸、顏色、花紋,甚至底款的篆書式樣。又記錄了在圓器項下製作過的二十五類釉彩,和琢器項下的二十八類釉彩。

不僅如此,《例章程冊》又將各類產品的尺寸標準化,從「二三寸口面」之盅、碟之類,到「三四尺高大」的瓶、尊之類都有。為了便於統一核算工價,遂將六種涉及工、料價值的物質,即泥土、釉料、顏料。柴、炭和雜項,融合折算,將工值轉化成寬一寸長一尺的規範標準,將產品大小所需之原料,累積計算出直接成本。

北京故宮藏乾隆粉彩堆荷壁瓶 (左) 凸雕靈桃瓶 (中) 百花不露地葫蘆瓶 (右)

因御窯基本上採取流水作業法,工序繁多,所以又規範了每一工序的生產細節和相應工資,即所謂的「工飯」。有燒爐工飯、坯工飯、細工飯錢等。如是彩繪雕鏤瓷器,尚包含青花工飯、畫彩工飯、吹色工飯、填工飯、雕鏤工飯、錐拱工飯、燒爐工飯等等。甚至帶耳瓷器,亦細分成雙喜耳、天祿耳、獸面雙環耳等不同形制,再從中制定不同的工價標準。

當日御窯廠這套以「分步法」(Process) 和「分類法」 ( Classification) 制定的「生產成本分配」 (Production Cost Allocation) 和「定額成本控制」 (Norm Cost Control) 制度,三佰年後工業界仍在應用。

御窯廠可能是清代有文字記載的一家科學方法管理工廠。而乾隆有此「操作手冊」(Operation Manual) ,在養心殿也可遙控御窯廠了。走筆至此,不禁懷疑當時真正的督陶官,是愛新覺羅弘曆?還是唐英?

乾隆時期各種單色釉瓶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台北故宮藏洋彩紅地團花山水紋碗一對)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