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香港擁多間世界名校 卻要輸入人才?

2024.09.18 20:00 博客 吳志隆

最近有內地朋友與我討論是否要安排子女來香港升讀大學,他提出一個令我遲遲都給不了答案的問題:香港很多間大學的國際排名都很高,但為何近年仍然要輸入人才?香港這些國際名校每年培訓出來的大批學生難道不算人才?又或者香港的環境已經留不住人才?內地朋友的一番思考,直接擊中香港今日高等教育改革困局的核心!

三中全會也在香港掀起「改革」熱潮,但到底要改哪些事情?怎樣改?誰來改?社會的看法百花齊放,未有共識。高等教育是其中一個議論焦點,社會主流聲音都認同需要改革,但改革應該怎樣做就意見紛紜,或者我們要還原基本步,先想一想大學的社會功能是什麼?香港又需要一批怎樣的大學?

當代社會之所以需要大學,無非因為大學可以發揮教育、社會及經濟三大功能。通過教學、科研和實踐來培養各種專門人才,通過實踐、研究來推動知識、科學同技術的進步和創新,提升整個社會的競爭力,視之為教育功能。鼓勵思想碰撞,為社會總結出道德標準與發展方向,同時承擔著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功能,推動跨國界的交流,促進全球知識的共用和創新能力的提升,視之為社會功能。高等教育一方面培養人才,另一方面透過研發提高社會生產力,視之為經濟功能。

香港現時有22間可頒發學位的高等院校,當中8間公立大學在國際各種大學排名榜上都享負盛名,但結果是這些院校每年培養出5、6萬個大學畢業生 ,但香港竟然在新一輪改革需求的今日,發現原來人才不足,需要高調輸入人才。到底香港這批著名大學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是不是可以成為香港社會發展所需要的人才?為香港發展做出貢獻之餘,同時找到自己的發展同回報?

從在校大學生的態度大概可知一二,就在剛過去的周末,我去參加一個有關香港改革的小組討論,當中就有老師同青年工作者談及,不少在校的大學生未畢業已經有躺平的心態,因為對畢業後的前途感到迷茫。當大學生未離開校園就已經準備躺平,而香港又要高調輸入人才,由此可見香港的高等教育同社會的實際發展需求,已經出現嚴重脫軌。

有教育界人士認為這或與本港高校過度追逐世界排名有關。因為目前多個知名的大學排名機構以商業模式營運,而香港的高校為了追逐排名,將精力都投放在可以提高排名的研究範疇內,對於無法推進排名的工作卻都放在一旁,以至於讓科研的覆蓋範圍縮小,忽略了實際經濟發展的人才需求,甚至連學生的品德無法提高等等。浸會大學前協理副校長楊志剛教授最近在媒體表達意見,認為香港政府應該帶頭拒絕使用商業機構的大學排名榜作為人才甄選的依據,本港8間主要院校應該即時停止參與和贊助一切付費式的大學排名活動,包括付費給這些排名機構合作舉辦論壇,付費參與排名機構舉辦的展覽等。

國際排名當然不是一無是處,是一種榮譽,也可以打開國際知名度,對收生及爭取國際合作都有好處,但對於香港本身來說,香港的所有大學有更加重要的責任要履行,就是要配合香港當前「由治及興」的改革目標,去考慮如何培訓合適的人才來協助香港完成改革。無可否認,香港確實需要一場改革,而高等院校也不能夠置身事外,大學作為匯集社會最高智慧的人才庫,應該成為推動改革的主要力量之一。

原圖:星島日報

https://std.stheadline.com/daily/article/2294721/

https://std.stheadline.com/realtime/article/1858291/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