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康熙底足

2019.07.06 22:00 生活 黃艾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年間,官、民窯瓷器的燒造都頗有規模,留給後世一份重要的文化遺產。但正因康熙在位時間長,製瓷的技巧變化頗多,談康熙瓷器,愚見認為研究底足,包括利坯方法、底釉及底款,極為重要。

康熙的瓷胎淘煉精細,糯米感最強,側視底足露胎處略有閃光。釉料配置純凈,尤其白釉,呈現出「硬」的感覺,不若其他朝代柔和。器口甚至器底往往施以重粉白釉,特別明亮,又予人厚重的感覺。民窯瓷胎大多略重,常見棕眼及點狀沉積。

玉璧底 (左)  二層台(中)  檀香口 (右)

康熙的底足種類就非常多,有單圈足、雙圈足、平底、二層台底、玉壁底、泥鰍背等。所謂「泥鳅背」,即在足背貼處,修削得滾圓光潤,此方法自明代,清代則以雍正器做得最典型。

而「二層台」就是圈足縮入器底小許,作台階狀,故名。當時民窯也大量燒造「二層台」琢器;民窯的二層台底的底釉面往往有小而深棕眼,能看見胎,稱作「針鼻眼」。二層台圈足的琢器,最宜置於木座上陳設,二層台之下階與木座之凸邊相契合,莊重美觀,又穩如泰山。

雙圈足(左) 及螺旋紋 (右)

所謂「玉璧底」,就是器底平修,中留圓洞,看似玉璧。實用上以大範圍接觸案面,取其平穩。另有種比較少見的玉璧底修足方法,外圍是圈足,中心又有個內凹的玉璧底,這在明代和清早期都很常見,謂之「檀香口」。

康熙民窯器中常見縮釉、粘砂、棕眼等現象,而且底足釉薄泛白,可以看到放射狀的跳刀痕,官窯釉面則幾乎看不到什麼痕跡了。康熙時期起修坯使用快速旋輪,細密旋紋應該從此才有,康熙之前的瓷器不具備這個特徵了。

北京故宮藏部份康熙瓷器底款

康熙一朝瓷器上的款識繁多,康熙早期無款者居多,康熙二十一年之後均有落款。官款多以「大清康熙年製」六字兩行或是三行之青花楷書款,字體端莊工整,字與字之間距離比較大。迄康熙晚期,又有篆書款。而琺瑯彩器,則有「康熙御製」四字楷書料款。此款雍正在部份琺瑯彩器也有效法。

另又見有干支紀年堂號款,今日所見康熙「中和堂」款,只有「康熙辛亥中和堂製」、「康熙壬子中和堂製」、「康熙癸丑中和堂製」三種,從干支推算,則分別為康熙十年(1671)、康熙十一年 (1672) 及康熙十二年 (1673) 燒造的。

台北故宮所藏部份康熙瓷器底款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北京故宮藏康熙紅地開光琺瑯彩牡丹紋杯)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