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擋尊」為明永樂年間景德鎮按西亞阿拉伯貴族來樣定燒的外銷瓷器,此器圓柱形筒座狀,中通,柱口兩端寬折沿,乃仿中東銅器外形燒製的瓷器。 明代永樂、宣德青花瓷器在我國陶瓷史上名重一時,國內、外皆對之推崇備至。伊斯蘭風格的青花瓷在元、明盛行,明代永、宣時期達到頂峰,隨後明天順、成化、正德歷朝都有燒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亦多仿燒。乾隆甚至將器皿加配銅胎內胆,用作花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陳列簡介云器身書寫梵文,實有誤,應為阿拉伯文。此器實為器座,使用時直立,雖然原則上可不分上、下,但因為有文字,所以上、下方向便無形中規範了。
以大段《可蘭經》中之《聖訓》以及讚頌真主的字句為紋飾內容,僅見於正德時期,因為正德本身就是穆斯林。其他各朝則以阿拉伯文或波斯文簡短祝福句或奉獻為主,按常理推斷應是為中東阿拉伯地區穆斯林所需而燒製的。 乾隆時仿品相對永樂的無擋尊,器型縮小了,但乾隆對此器情有獨鍾,非常喜愛,除用之作花器,日夕相對外,亦曾經詠詩數首;諸如《詠龍泉窯無擋尊》、《詠宣德窯無擋尊》等。乾隆37年的《詠宣德窯無擋尊》一詩題記中云:「制與商父已尊頗同,而兩端皆坦似煮盤,略如《遵生八箋》所云座墩花囊者。其中孔無底,則又未盡合;因以《韓非》語名之,而系以詩。」此器乾隆之前名稱為何無考,而乾隆則按《韓非》語將其命為「無擋尊」。如今此名稱廣泛使用,而外國文博界則用英語「Qizuo」一詞,實則乃中文「器座」之音譯。 國內收藏永樂青花阿拉伯文無擋尊僅見三例,皆為館藏。其一藏河北省民俗博物館館,高17厘米,內徑10厘米;此器於上世紀80年代從民間徵集而來。為國家一級文物。其二藏天津博物館,高16.5厘米,內徑9.6厘米。其三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為清宮舊藏,高17.2厘米。三件均為筒狀,口沿寬折沿,上下兩環寫阿拉伯文並繪圓形圖案紋飾。國外一例,可見英國大英博物館藏,此件青花無擋尊原為 Dr. Joseph Aractingi 舊藏,早年於敘利亞大馬士革購得。大英博物館沒有此人的介紹,我在《維基百科》法文版上找到,原來此約瑟夫.亞拉廷治醫生 (1885-1965),是大馬士革的聖路易士醫院的主任醫師,又是古物收藏家,收藏品種和數量甚豐,去世後他家成為當地一家著名的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亦藏有一件黄銅無擋尊,按照陳列說明,此黄銅無擋尊乃奉獻給「賓•卡拿倫」 (ibn Qalaun) 的銅鑲銀盤托。原物乃1330-1340年間的敘利亞或埃及製品。1330年為元文宗至順一年,而1340年為元順帝至元六年。「賓•卡拿倫」正名是「安拿斯•模罕默德」(an-Nasir Muhammad 1285-1341) ;因父親名卡拿倫,所以按照中東穆斯林習慣,亦稱「卡拿倫之子 」(ibn Qalaun) 。為伊斯蘭教遜尼派 (Sunni Islam) 欽察 (Kipchaks) 突厥馬祿王朝 (Turkic Mamluk,又稱巴赫裡王朝 Bahri Dynasty) 的第九位蘇丹 (Sultan) ,於1294年至1341年間,先後三次統治敘利亞和埃及。「巴赫裡」為為大河之意,當時國土就在開羅尼羅河一帶。而現在尚存、建於1318年的「賓•卡拿倫清真寺」,就位於開羅。 從前考證學者認為無擋尊可能是伊斯蘭教祭典禮拜聖物之一,但亦有較現在學者認為是伊斯蘭盛宴放在餐桌上的餐具。原來中東穆斯林自古至今習慣席地而坐,住所習慣滿鋪地毯,作息皆在其上,飲食亦然,盤托配合穆斯林式大盤使用,配合席地而坐,用手抓進食或取飲器時,位置更為方便。但若將大盤架於無擋尊之上,再置於桌上而坐椅子取食,便會顯得位置太高,完全不合人體結構比例,非常笨拙。由此可知,無擋尊當時並非「餐桌」用品,而是輔助餐具。 當時此捶疊鏨刻的奉獻品或紀念品應不只一隻,等同過去英國女皇登基銀禧紀念、或皇子大婚之類的紀念瓷品,當時全球英聯邦國家、地區,包括香港在內也可購藏。永樂時此黃銅無擋尊的其中一隻於初版幾十年後被帶到景德鎮複製成瓷器,當時景德鎮匠人不識此物用途,亦不識亞拉伯文,製品形似,而所書文字,亦只得其形,文意不可辨,可幸有原始銅托對照,尚能知道乃奉獻與帝皇之物,而文字對照筆劃,應為「賓•卡拿倫」的尊號,所以無擋尊亦與伊斯蘭祭器無必然關係。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乾隆時期配了銅胎的無擋尊)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