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伯(假名)最近不但咳得很厲害,而且暴瘦了十多磅兼周身骨痛,在家人多次催促下他終於肯求診。由於他是個八十多歲的「資深」煙民,所以家庭醫生立即安排他照肺部X光,結果發現他肺部有一個幾寸大的「陰影」! 當然最大的可能性是他患上了肺癌。因此家庭醫生再安排何伯做了PET-CT(正電子及電腦掃描),最後證實他不幸患上肺腫瘤(radiological lung cancer),並已經擴散到身體各處,簡單來說何伯已到了肺癌的後期。他家人傷心不已及怪責自己以往沒有定期帶何伯驗身,這或許可以早點察覺他患上肺癌。
電腦掃描有效但太敏感
肺癌不但是香港第一號癌病殺手,根據世界衛生組識(WHO)2012年估計,全球有約一百五十多萬人死於肺癌。肺癌的五年存活率(5 year survival rate) 只有百份之十五,就算早期肺癌的病人做了徹底的手術後,他們的五年存活率亦只能有百份之六十至八十。因此醫學界從六十年代就開始用各種方案作肺癌篩選(lung Cancer screening),希望能篩查到那些有早期肺癌的病人及盡早加以醫治,可惜單憑肺部X光作篩查工具的效果不彰。
直到低量電腦掃描(low dose CT scan)普及化才有突破:美國的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研究了53,454個 55 至 74 歲的人士,他們都是現在或以前是長期煙民。研究人員將他們分成兩批︰ 第一批會每年都照low-dose CT (26,722 人),為期三年;另一批人 (26,732人) 只會照簡單的肺部X光。結果發現電腦掃描比肺部X光更能有效地(Rate ratio=1.13)找出肺癌,由於能及早作出適當治療,用電腦掃描作作篩查工具的那組肺癌病人最終有相對較少的死亡率(約20個百份比)。這是個令人鼓舞的發現,但這種篩查工具同樣有它的隱憂,就是電腦掃描過於敏感,因而連無關痛癢的陰影也顯現出來,也即是說虛假陽性(A total of 96.4% of the positive screening results in the low-dose CT group and 94.5% in the radiography group were false positive results),這現象不但可能帶給這些原本「無病」的人不必要的壓力和憂慮,同時亦可能令這批人士做了一些不必要甚或據入侵性檢查(invasive procedures)。更加要留意這個研究只包括那些高危人士(年長,長期吸煙……);那麼在其他組群應用電腦掃描作篩查工具,又能不能有如此明顯效果呢?醫學界現正積極去研究這個關鍵問題
。
或令病人作入侵性檢查
何伯與一眾子女來聽取我的意見,由於老人家因長期吸煙已患上嚴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若進行入侵性檢查(invasive procedures)來取腫瘤組織作活檢(tissue biopsy),而又不幸引發氣胸(pneumothorax)的話,恐怕他會有嚴重後果,就算能無驚無險取得組織診斷(tissue diagnosis),進一步治療極其量亦只能延長他的壽命,而不可能根治他已擴散了的肺癌。在一片死寂中,何伯卻鬆容的說:「我己經八十多歲,兒孫滿堂,心滿意足,生有時,死有時,不要強行做什麼,順其自然吧。」 所以大家也尊重他的意願,不作任何入侵性檢查。
**為保障個人私隱及達到教育效果,因此文中案例可能由真實或虛構病例改編而成**
圖︰
https://instinctiverout87.wordpress.com/2014/12/10/fed-up-with-smoking-cigarettes-suggestions-for-giving-it-up/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