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瓷器淡雅,乾隆則繁縟,父清子俗, 一雙父子,審美眼光與情懷差距甚大。乾隆更喜歡造詩,在位才二萬多日,卻寫了四萬多首,平均一天作兩三首,今天很多名人在社交網站發文,也沒這麼頻密。此外乾隆還喜歡在大內名畫上亂蓋印章。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是以自我為中心,個人情緒化、愛表現、愛引人注意,有時甚至無病呻吟。1736年古人如是,2019年今人如是。
雍正琺瑯彩松竹梅紋橄欖瓶
景德鎮御瓷,供宮裡用的,分實用器、陳設器、禮器各項。除了實用的宮苑食器外,本來就有固定規格,皇帝亦無必要重新設計,但至於陳設瓷與及皇帝的瓷玩,就要養心殿如意館的畫師繪畫樣稿,其他各作配合做木樣給皇帝審核,這就充分表達了皇帝的藝術修為了。
北京故宮藏雍正琺瑯彩梅花牡丹紋碗 (有修)
雖云雍正把琺瑯彩發揚光大,把琺瑯彩技術提升,又自煉新色。唯後來乾隆在琺瑯彩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洋彩」,配合更複雜的製瓷工藝和技術,在當時的確超越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而兩人的品味分別,最明顯的分野就始自琺瑯彩。
北京故宮藏多種釉瓶 (左) 及粉彩轉心瓶 (右)
乾隆和雍正瓷器的差別,主要是在技術方面。琺瑯彩雖然是康熙時期首創,但技術還不算純熟,雍正則開發完善了,唯在形制、造型,紋飾、題材各方面都基本循著傳統發展,雖云琺瑯彩開發成功,有利於在瓷器上以多彩圖畫形式表達;但因為雍正在位時間短,沒有足夠時間去作造型和製瓷技術去上的突破,當然除了雍正的細膩瓷胎是讓後世稱頌的。
雍正受康熙禁教的影響,對西方傳教士連帶西洋文化的接受程度比較低。但乾隆卻不一樣,他重用西洋傳教士,又對西洋事物有濃厚興趣,本身不排斥西洋文化,接受西洋風格和紋飾融入傳統瓷器形制與及紋飾設計。這符合現代人對藝術的觀點。
台北故宮藏乾隆粉彩鏤空垂雲轉心瓶 (左) 及霽青描金游魚轉心瓶 (右)
加上承繼了康、雍二朝的製瓷技術,所以乾隆時期瓷器技術基本不單成熟,可以說是達到巔峰了。所以乾隆時期,他就可以盡興地自由發揮,既仿古,又創新。而瓷器上的紋飾,古的可借鑒古代紡織品、青銅器等。而新的藝術概念,我在<乾隆瓷器之西洋影響>(請按此重溫)內談過。此時期的瓷器,很多瓷器都是為了顯示技術的,例如「多種釉大瓶」及「轉心瓶」等。
相對現代人的審美觀,雍正時期的淡雅清新,很符合現代審美中的簡約。而十七、十八世紀歐洲風行的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繁複設計,今天看來,可能已覺得庸俗了。
佳土得拍品乾隆百鹿尊 (左) 及蘇富比拍品鶴鹿同春瓶 (右)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雍正黃地琺瑯彩蘭石紋碗)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