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痛定思痛 讓日後的防災做得更好

2018.10.11 18:58 時事 李世榮

「山竹」之強,即使離開一星期後依然惹人議論紛紛。確實,雖則香港在如此颱風威脅之下大致安然度過,無人因而遇難,理應高興,不過部分市民的怒火中燒卻也非無中生有。客觀事實上,特區政府的防颱及善後工作實在有見失當甚至失敗之處。宜對症下藥,讓問題不再。

善後應變工作刻板

無疑善後工作是次「停課不停工」的安排,實在有思慮不周之處。風後初期,不少道路因塌樹或水浸等原因而被堵塞,巴士路線幾近完全沒有服務,東鐵亦因供電系統問題幾近癱瘓。不少打工仔,特別是身在或前往新東上班的人士,基本上更舉步為艱,在前往上班的路上大排長龍半天之久,有鼓譟不滿實屬當然,更直接引證政府認為不用停工的做法是對風後市面情況的錯誤估算,甚或根本沒有與幾間公共交通公司作出有效溝通。 不過尤有甚者,是政府錯誤以為勞資之間的互讓互諒及其簡單呼籲,可以作為市民混亂及彈性上班之間的潤滑劑,結果這星期以來,不少打工仔均被僱主秋後算帳,或者在復工的第一天已被僱主強令必須準時上班。若然部分僱主的如此行為是為不近人情,政府的錯誤或許在於想法有點離地和天真。而讓筆者最最痛心疾首者,是政府是次的失分以及市民的痛苦,其實完全可以避免。政府實在有必要重新貼地掌握社會情況,撇除「落波返工」的二分法刻板思維,見機行事甚或審視法例空間,讓日後的應變工作變得到位。

盡快審視防災能力

而政府的防範工作其實不應抹殺,早於山竹來臨前,已透過天文台等部門告知市民此超級颱風的破壞力,並盡力疏散位於低窪地區的居民,做了不少相信卓有成效防範措施。若非如此,山竹對社會的破壞相信遠不止於此。 不過風災過後,正正看出部分基建設施的抗災能力極之薄弱。除了偏遠地區的供電供水設施受損,導致長期斷水斷電及上述的重要交通網絡受阻等問題,近日更被揭發有污水設施因不敵風浪而導致大量未經妥善處理污水直接排出海洋,對生態、漁業及社會構成影響。筆者或許難以定論政府在有關方面的防範工作上當真不足,抑或是次颱風的破壞力當真百年一遇,不過政府亦應藉此盡快制定一套更適時的天災防範及保障機制,包括全面重新評估社會是否具備足夠防風及修復能力,善後及支援工作又是否到位,讓社會可得到更佳保護。 筆者認為,鴕鳥政策並不能讓問題消聲匿跡,負責任的政府應在市民的負面情緒中抽取合理意見,而非單一視之為反對聲音和打擊行為而不聞不問。更重要是吸取教訓,檢討工作,讓我們這個家—香港可以成功抵禦日後的每個天災,讓市民安居樂業。最後,筆者必須感謝在颱風期間及之後努力工作及善後的任何人,因為你們,香港在風後才得以盡快恢復。 作者:李世榮,民建聯中委、新社聯副理事長、新界青聯智庫召集人、沙田區議員 原圖:文匯報 http://paper.wenweipo.com/2018/09/18/CH1809180007.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