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買唔買樓?

2017.09.12 17:30 時事 馮家彬

特首連環出招

林鄭特首在8月29日宣佈成立土地供應小組,小組成員包括22名非官方成員和8名政府官員,責任是安排社會對建屋用地的大辯論,凝聚各方共識,如何開拓土地,落實建屋大計。 在9月7日,政府透露,特首將要於稍後的施政報告宣佈「港人首置上車盤」即出推出,更詳細交代有關細節。首置盤是特意迎合有志置業的年青人,將以大約市值一半發售,較居屋定價更低,同時不設入息下限。 以上兩次措施,都是特首實踐其選舉綱領,解決香港重中之重的房屋問題的重要政策。

年青人,想不想置業?

無可否認,香港房價很貴,對年青朋友來說,買樓唔買樓確是一個大問題,我簡單地把年輕人分為三大派:A. 創業;B. 逍遙;C. 主流。

A. 創業派

代表人物GoGoVan創辦人林凱源,30歲,香港成功的互聯網創業者,做到獨角獸初創企業,好叻仔,不讚成年青人買樓,他說若天天想買樓,就唔會有GoGoVan。他認為年青人應該有理想,多思考買樓以外的事,例如創造自己的事業。

B. 逍遙派

代表人物是一對年青樹仁大學社會學系畢業的大學生,周德威和陳劍琴夫婦,嚮往旅遊,突破常規生活,從2014年起,以工作假期形式環遊世界,已遊歷超過30個國家,一路打工,一路遊埠,不想買樓這個財政包袱。

C. 主流派

香港中產階級佔多數,有勇氣創業而又跑出來的年青人不多,大多數人讀完書,出來搵食,普遍相信買樓自住致富的「核心價值」。 其實三類年青人的取向,都沒有對錯,只是各有所取,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作出抉擇,但既然「主流派」是大多數,我便多說一說他們的置業問題吧。

高地價政策

無論是拍賣或投標,政府都是價高者得,唔係設計靚就賣平俾你。

地價或有關收益,為政府主要收入來源

就拿2017/18年度的政府收支預算看看:
總收入 5,077億
總開支 4,914億
預算盈餘 163億
地價 1,010億
印花 530億
差餉及收費 1,263億
2803億
佔總收入55% 土地對港府,就如石油對中東油國一樣同等重要。

長期而言,地價及樓價只升不跌(間中的起跌除外)

比對市民收入,樓價歷來都是偏貴。

置業階梯,都係細樓換大樓,我記得在70年代買西環均益大廈,約3萬元,再換堅道金谷大廈,約10萬元,再換入干德道約1,800尺的華翠園,39萬元的華翠園,當時也算偏貴,今時今日,升值100倍。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多的和睇好香港的朋友來往,有助你買樓置業的信心,不然的話,那些香港淡友、賣樓移民、左驚右驚的朋友,又怎會令你有信心呢?

理性加感性

樓價持續上升,令想置業的年青人,心大心細,要下決心買樓,有時要理性加感性的決定。

置業是上進的動力

你買了樓,就要節儉,不能亂花錢,同時你會努力工作,希望升職加薪,不失為向上的動力。 希望上述觀點,對年青朋友有些幫助。 原圖:大公報 http://news.takungpao.com/paper/q/2017/0907/3490946.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