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何謂「科學」

2025.07.27 11:25 博客 曹宏威

我上文或多或少地把「數多酷」和「STEM」的巳性弄清了:前者是後者 「STEM」的一個科目。有如數、理、化、生(還有別的…) 也是 「科學」中的四個科目一樣。不過,時下的要求,好像認為「科學」太籠統,認為不應粗疏慨括,不宜掛一漏萬;要追上時代要求,就要把科學的「S-T-E-和M」都飽學,才滿足當今的應用需求。(我不肯定自己同意這個說法,但我仍願意去接觸這個新包裝內的配置) 。

因此,我不能撇開「科學」而不談,猶其是中華文化裡科學的佔位。剛好,我從存在了已半個世紀的「海外保釣通訊網」上發現了一個話題:「何謂科學?」,貼上給有興趣的朋友預覽:原文來自: <[email protected]>BaodiaoForum ,甲乙兩君的對話 :  

A君: 「自詡為知識份子的國人應該好好了解一下何謂科學?  不能一昧的隨著世俗人開口閉口的說中華文化沒有科學!本人最粗淺解釋,分科窮究之學而已矣!」

B君: 「本人最粗淺解釋,分科窮究之學而已矣!」

這句話忽略了科學最重要的因素,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

譬如一位基督教士可能「窮究」上帝的存在及特質,一位佛教信徒「窮究」生命輪迴的過程; 但是他們「窮究」的課題不能以科學方法證實或證偽,所以不在科學的範疇之內。

中國古代也有科學家,但沒有建立系統的科學。這本書書名《中國近代科學先聲》,既稱「先聲」,也就承認在此之前,中國缺乏如伽利略、牛頓、拉瓦錫、達爾文建立的「近代科學」。

不過近代科學沒在中國自主產生,並不能說明不適應中國文化。譬如乾嘉學派以科學方法分判偽書,可惜沒把這種功夫用在自然現象上。

科學本身沒有中西之分,不論哪國人,那國人的工作,只要依據科學方法,就是科學。有人說科學不適用於中國,譬如雙盲試驗不能用於中葯,反而助長了中國文化不適用科學的誤解。
         
(我未看過先聲這本書; 下回再討論)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