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對中國的偏見,猶如維多利亞時代老紳士對蒸汽機車的驚惶。隨著中國科技與文化產業的崛起,越來越多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獲得認可,甚至在部份領域達到領先水平。然而,一些國家與人士,卻始終抱持「逢中必反」的狹隘心態,對中國的技術進步與文化影響力視而不見,甚至採取封鎖與打壓的手段,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不僅無法改變中國崛起的趨勢,反而會讓自身錯失學習與進步的機會。
當TikTok與小紅書等劃時代的社交媒體,以演算法重塑全球社交版圖時,那些逢中必反者仍固守中國App皆為監控工具的陳腔濫調,生怕自己有什麼見不得光的秘密被中國盜去了;當《黑神話:悟空》橫掃全球遊戲平台榜首時,他們寧可將之貶為「抄襲作坊的偶發奇蹟」,卻不願正視這部基於《西遊記》的3A大作,已將敦煌壁畫的飛天綬帶化作數碼時代的視覺革命。這等文化輸出的爆破力,恰似紫禁城琉璃瓦反射的陽光,刺痛了某些人慣於俯視的雙眸。當中國產品還在低端時,他們嘲笑中國只能模仿;但當中國開始超越時,他們則試圖否認這一事實,甚至通過輿論打壓和政治手段來遏制中國的發展。
當美國商務部忙於築起晶片禁運的「小院高牆」時,DeepSeek已在國際AI領域掀起革命,憑藉卓越的推理、數學與編碼能力,獲得了業界高度評價。美國政界卻感到焦慮,迅速對其進行封鎖。美國德州州長率先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當地政府設備使用DeepSeek和小紅書,美國海軍更以「潛在安全和道德問題」為由,要求人員避免使用DeepSeek。這種自我封閉的思維,恰似當年滿清官僚將鐵甲艦視作「奇技淫巧」,拒絕承認對手的強大,終將讓自己淪為現代的兵馬俑。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的警句一針見血:「永遠不要低估中國科研人員的聰明才智。」DeepSeek的成功證明了技術封鎖並不能真正阻止中國的發展,反而反映出美國對中國科技崛起的恐慌。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科技界對DeepSeek的態度,並不全然與政界一致。微軟作為OpenAI的最大股東,已將DeepSeek納入自家AI服務平台;英偉達也宣布接入DeepSeek模型,並承認其的卓越表現。這都說明中國AI的實力已經是無法被忽視的事實。
「逢中必反」的心理,無法改變中國崛起的事實,反而會讓持有這種心態的人,錯失學習和進步的機會。正如傅聰所說:「技術遏制和技術限制無法奏效,這是全世界、特別是美國需要學習的一課。」當《黑神話》的如意金箍棒砸開全球遊戲市場,當抖音算法讓巴黎少女癡迷漢服妝造時,中國早已不是他們想像中那個靠廉價產品賺外匯的國度。拒絕與這股浪潮對話,不是對中國的懲罰,而是對自身進步可能性的閹割。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