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近日在談及房地產政策時,仍強調「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顯示內地對解決基層民眾的住屋問題十分重視,即使在房地產市場危機四伏的時候,仍不忘要繼續為基層提供保障性住房。
這種做法與香港在亞洲金融風暴後用來救市的「孫九招」很不一樣。當時香港的房屋局長孫明揚,不但暫停賣地,連居屋(即內地的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也叫停。這一招的目的,應是想把民間的住屋需求盡量都引導去私人市場(內地稱商品房市場),不與開發商爭利。
這是一種非常合理的做法,它有助開發商去庫存,令被困死的資金可以套現,令經濟恢復動力。另一方面,當時私人市場的樓價已反覆回落至比之前的居屋售價還要低的水平。基層民眾不用政府補貼,都有能力在私人市場置業,故不須政府為他們提供保障性的居屋。
內地的房價雖然至今仍跌幅有限,但這只是政府人為地限制價格下跌的結果,若以實際情況去作比較,現時內地房屋供過於求的情況遠比亞洲金融風暴後香港的情況嚴重。不難想像,再經一段時間的價格調整,內地房價將回落至大部分人都可以買得起的水平。他們大可以在私人市場自行置業安居,毋須政府為他們提供保障性住房。
即使有一部分民眾經濟條件很差,無力自置居所而必須政府施以援手,當局亦不用另行為他們建保障性住房。政府大可以廉價收購一些開發商手上賣不掉的房子,用作保障性住房。成本應比政府另行興建低。
之前,內地房價處於一個不斷上升的大浪,所以大量業主任由自己的物業空置也不計較。因為房價的升幅足以抵銷空置成本。然而,這兩年房價不但沒上升,反比前有所回落,業主對空置成本就會較為敏感。加上利率已一再上升,業主為了減輕負擔,會比前更積極要把手上的物業租出去。在相互競爭下,租金水平將會進一步回落。往後,大部分中國人都不會有住屋方面的困難。
杜甫有詩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位知識分子千多年以來的理想,希望終有條件在中國實現。
以已建設好的樓房計,中國的房屋存量已遠超中國人口的需要。問題是房子不一定建在人們想去住的地方,有錢置業的人當然可以有所選擇,但要靠政府提供保障房的人就只好遷就一些。早年香港的公屋,很多都建在相對偏僻的地區。
政府應選擇一些雖然有點偏遠,但仍有機會找到工作維持生計的地方,向資金出問題的開發商,以一個低廉的價錢收購他們手上的庫存,用作向基層提供保障性住房。這樣既可紓緩開發商的資金緊張問題,還可減輕政府提供保障性住房的開支,何樂而不為。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新聞/內地還需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嗎-/392916
原圖:新華社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