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聯儲局加息 美銀行倒閉 息沒法再加

2023.03.15 15:00 博客 施永青

矽谷銀行倒閉,我起初還以為是個別事件。隨後,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以及一些較小型的銀行亦相繼出問題,我才意識到這不是一次孤立事件,問題可能是結構性的,聯儲局可能需要採取更有力的行動,才能挽救今次銀行危機。

現時,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已接管矽谷銀行,並向存戶保證,他們可以取回所有存款;希望藉此減少市場的恐慌,避免出現骨牌效應。

然而,問題一旦暴露,人們就會明白,出問題的美國銀行都有採用類似的經營手法,而加息已導致這種經營手法無以為繼,令美國的銀行系統因而出現生態危機。

自從聯邦局為了遏抑通脹,不顧美國經濟的實際情況,仍堅持大幅加息後,美國的營商成本越來越高,各大企業因擔心前景不妙,紛紛削規模減薪。在這種情況下,穩健的企業因不敢擴充,因而缺乏貸款需求;還敢於冒進的初創企業,銀行又不敢隨便借錢給他們。銀行收了存戶的資金又不容易安全地放貸出去。為了能夠向存戶發放利息,銀行只好把存戶的錢拿來買美國的國庫債券。

起初,銀行以為這樣做很安全。因為美國政府應不會倒閉。持有國庫債券,到期時一定可以本息收回。問題是聯儲局持續加息,導致早期買入的國庫債券價格下跌。本來,在會計制度上,打算持有到期滿的債券是不用按市價入帳的(Mark to Market);但如果銀行剛好要調用資金,那就只好在市場上按市價售手上的債券,立即就要承受債券價格已經下跌的現實。

矽谷銀行貸款的對象很多都是初創的科技與醫療公司,其中有些還是做加密貨幣的。這類公司近期的經營狀況不妙,無力依時還款,導致銀行資金緊張。銀行只好在市場上拋售債券,被迫承受債券價格下跌的損失,令之前投資債券時機失誤的問題暴露,存戶因而為自己的存款能否取回而擔憂,紛紛要求提款,導致銀行應接不下,只好要求政府接管。

社會上處境與矽谷銀行接近的銀行應不止矽谷銀行一間,政府沒有能力一一接管。政府能夠做的唯有是責成聯儲局不可再胡亂加息,以保住銀行手上的債券資產不至於一跌再跌。

因此,市場預期,聯儲局3月23日議息時,不可能像鮑威爾目前所說的可能加1/2厘,估計最多只會加1/4厘,甚至有可能暫停加息。若果銀行風潮蔓延,市場信心穩不住的話,聯儲局可能只好放下通脹問題不管,先行煞住銀行倒閉危機,那就不單止要停止加息,而且還得掉頭轉為逐步減息。現實是,往後美國要擔心的將不是通脹問題,而是金融安全問題。

原載:AM730

https://www.am730.com.hk/column/%E6%96%B0%E8%81%9E/%E8%81%AF%E5%84%B2%E5%B1%80%E5%8A%A0%E6%81%AF-%E7%BE%8E%E9%8A%80%E8%A1%8C%E5%80%92%E9%96%89-%E6%81%AF%E6%B2%92%E6%B3%95%E5%86%8D%E5%8A%A0/366199

原圖:美聯儲FB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fbid=299467125543954&set=a.299467088877291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