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HBO Max曾在6月9日一度把《亂世佳人》下架。事件引起全球不少爭議,因為世上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很多,而且大家都覺得這部電影很好看(片長接近4小時,不好看怎看得完),沒有理由為了戲裏有一些歷史上確曾出現過的,但現時被視作政治不正確的價值觀,而被迫要下架,這與政治審查有甚麼分別,這樣做豈不是會扼殺創作自由,為甚麼這樣的事情竟出現在一向崇尚言論自由的美國?
其實,要求把《亂世佳人》下架的並非美國政府,而是主張種族平等的民眾。HBO Max 只是一間商業機構,它作為《亂世佳人》 的版權擁有者,當然有權決定,應否因應民情把這部電影下架。情況一如食肆有權因應食客口味而更換菜單。只是HBO Max的市場佔有率非常高,他的決定令全球不少人的選擇因而受到局限。
這樣的事情以前很少發生,原因是以前沒有互聯網,意見不會傳播得那麼快。互聯網的更大的「好處」,是民眾可以第一時間對意見作出回應,並且知道持哪種意見令人佔上風。那就可以在網上形成一種氣勢,令少數派感到受到擠壓。如是令到HBO Max覺得,他們不應該在不解釋、不譴責的情況下,任由這部未能充分反映黑人受壓迫史實的電影留在公司的平台上。他們覺得這樣做有點不負責任,所以他們在加入簡單的註釋與免責條款後,才於6月24日再度把電影上架。事件令人反思,是否互聯網上出現的意見,只要人多勢眾,就一定代表正確,社會就應該非跟隨不可!
以今次要求《亂世佳人》下架的意見為例,很明顯未算深思熟慮,亦相對簡單粗暴,並不符合大多數人的意願。只是持不一樣意見的人,取態並不如要求下架的人那麼積極,並未第一時間在互聯網上表態吧了。
我個人並不認為,社會應該要求每次藝術創作都得「文以載道」,以便同時向社會宣揚一些政治正確的價值理念。這只會令藝術創作變得標準化,反會限制了藝術家的創作空間,令好的藝術創作難產。藝術創作不能以多數人的意見為依歸,否則必會流於庸俗。
其實,不但藝術上如是,政治上亦如是,多數人支持,或取態最激進的意見,並不代表是正確的意見。相反,這類意見往往可能是思慮不足的,有嚴重後遺症的。所以社會上亦需要有勇於與多數人持相反意見的人。因為,在開始的時候,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裏。
此之所以,民主政制的真諦是選賢代議,而並非只是少數服從多數,但近年民粹主義抬頭,民主已變成簡單的搞公投、數人頭。英國脫歐就是這樣搞出來的。香港的反對派近年亦經常挾民意自重,企圖透過輿論叫社會就範,這是非常危險的,足以動搖一國兩制的根基。有不同意見的少數派,要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才能對民粹主義加以平衡。
原載:am730
原圖:網絡圖片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