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白瓷,到了明朝永樂出了「甜白釉」,已進入了另一種境界。看到甜白釉瓷器,胎淨釉腴,瑩潤似雪,甜美昵膩,尤其是「甜白」一名,令人瞬間即聯想到一件晶瑩澤透的白糖榚。雖然製糖在我國已存在二仟年,但以磷酸鈣及亞硫酸鈣作為澄清劑生產的「硫化白糖」,和用石灰及二氧化碳作為澄清劑清除甘蔗汁中雜質的所謂「碳化白糖」的兩種日常食用製煉白糖只始於十九世紀;在十五世紀初的永樂 (1403-1424) ,只有赤糖,不知當時如何會把「白膩豐腴」與「赤糖」掛勾? 600年後愚魯如我者,百思未得其解。
永樂甜白這瓷中珍品之所以有名,與歷代名瓷一般,皆因皇帝個人品味與喜好。封建時代,皇帝的話便是旨意;所謂「上有好之,下必有甚焉」。眾所周知,瓷器主要是由瓷土、釉藥衍化而成,而永樂白瓷在煉土、製釉、修坯工藝上精益求精,除把厚胎白瓷發展更臻善美外,更發展了能夠光照見影的「半脫胎」白瓷,留名千古。 所謂「脫胎瓷」,是形容它輕巧秀麗、薄如卵殼,到了幾乎沒有胎骨的程度。薄胎瓷的製作要求極高,特別是修坯,在胎體成型後,在器面吹釉,乾後即刮除未掛釉那面的胎體,刮得幾乎只剩一層釉,之後再在已刮修面上再吹一層釉,乾後再刮修,反復多次,始能將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上薄如蛋殼,下則較厚,可以穩重池支持整個器皿。燒結後,感覺,成品有若無瓷胎,只有半透明的一層釉,故名「脫胎」。 永樂甜白創燒半脫胎瓷,到了成化,更發揮得淋漓盡致。到了龍慶、萬曆年間,連民窯也能燒造了,而且器形多樣化,除永樂時期基本的碗、茶鍾、水注、祭器等外,尚有花瓶、文具、酒具之類。甜白不僅是作為日用瓷,更是以其釉色及工藝蜚聲古今的陶瓷藝術品。繼永、宣之後,正統、景泰、天順三朝(1436 -1464年),外憂內患,動盪不安,戰亂頻繁,經濟衰敗,景德鎮瓷業生產低落,此時期無帶年款官窰器存世,研究古陶瓷學界把這一時期稱為「空白期」。迄清三代,瓷業鼎盛,薄胎技術持續發展,工藝十分講究,青花、粉彩、五彩、鬥彩、琺瑯彩各式均有,綺麗繽紛,胎薄如紙。新中國成立以後,薄胎瓷工藝更上一層樓,其薄度、透光度、白度都能超過歷史上最高水準。除景德鎮以外,湖南醴陵、廣東楓溪、河北唐山、江蘇江陰等地現在也能生產薄胎瓷。 在瓷土和釉藥方面,因為元代以前使用只有瓷石的一元配方,所以胎質不夠堅硬;而釉則主要使用石灰釉,含大量氧化鈣,故呈色乳濁;當時燒成溫度多介乎1100℃-1200℃立間,故瓷化程度不穩定,達不到優質硬瓷的標準。自元代開始,逐漸在胎土的配方改用二元配方,加入少量高嶺土;明清時期更增加高嶺土含量。以前拙文也有談過,製瓷之二元配方,為瓷石與高嶺土合成,比例為7:3或9:1,二者結合成微結晶,乃成硬瓷之特徵。而明代白釉的配方也作了相應的改變,減少釉灰 (氧化鈣) 用量,而代之以含有少量鉀石作為助熔劑的「高碱石灰釉」;其目的是避免了瓷釉泛青,以達到釉的純白效果。同時在燒窰方面,亦提高了瓷胎的燒成溫度,所以瓷器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得到改善。現在燒厚胎白瓷,基本改變不太,而燒薄胎瓷,為了防止薄胎製品在燒成中產生變形,以及提高製品釉面的白度和透明度,在瓷坯泥中添加了氧化鋁(Al2O3),又在釉料中增加了氧化鎂(MgO)的含量。在施釉前,將精修完畢的坯體以750 - 800℃素燒成澀坯。上釉時,內釉用淌釉法,外釉用吹釉法,釉層厚度約為0.1毫米。燒製時裝入匣缽內,溫度為1280-1320℃。綜合上述,既然知道永樂甜白已在瓷土、釉藥和燒成温度方面改進了,所以今天鑒別甜白,這幾點便值得瓷友磨啄了。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永樂甜白釉僧帽壺)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