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錦上添花」,就是在滿地錦紋的留空處,再添繪紋飾。錦上添花紋飾,分「剔地」錦紋與「描畫」錦紋二種,剔地錦紋,紋飾微凹,描畫錦紋則略凸。二者皆精雕細琢、筆觸細膩,將各式錦地紋,如鳳尾紋,卍字紋、窗櫺紋、龜甲紋、花葉紋等,以及修飾邊沿的蓮瓣紋、回紋、雲紋等,剔工精妙,一絲不茍。
「錦上添花」其實是當時宮中稱謂,景德鎮匠人稱之為「耙花」又稱「雕地」,亦即今日瓷友熟知的「軋道花」。「錦地」裝飾技法在雍正時便有了,但「錦上添花」瓷器到乾隆四年 (1739) 《活計檔》才有記載;到了乾隆七年 (1742) 以後,始看到當時督陶官唐英上呈的品目中有此物。所以有理由相信乾隆四年至七年之間,「錦上添花」(即軋道花) 應是由宮中造辦處以白素胎試作,之後始由景德鎮燒製。乾隆八年(1743)時,御窰曾一次燒造兩千件錦上添花,可知乾隆甚喜此物。此後歷朝皆有燒製,唯以乾隆時期最為風尚。
但軋道花的製作工序十分繁複,必須經過一次高溫燒製瓷胎,二次低溫燒造紋飾,共三次,如描金的話,甚至四次或以上的燒成工序。以「剔地」為例,先垃坯成形陰乾,以鈷料寫款後施透明釉入窯以高溫燒成素胎;然後在素胎上打稿畫樣,再施低溫底釉,乾後按在釉面透現底稿的畫線,用刀具刮出開光及空白位,預留將來作繪畫主要紋飾 (例如山水人物花鳥等) 及輔助紋飾 (例如纏枝蓮紋) 之用,同時以針剔刻出錦地 (例如鳳尾紋);入窰以750° C低温燒成半成品;此時畫家方可按稿填彩繪畫正画及輔配紋飾,之後用乾淨毛筆將彩料洗開,表達濃淡明暗深淺的顏色過渡。乾隆時期最喜於口、底、裡吹綠松石釉,完成後檢查無色髒、無磕碰、無筆誤,始翻窰,以十二小時氧化焰800° C燒結,方得成品。
[caption id="attachment_79496" align="aligncenter" width="464"] 製作錦上添花各工序[/caption]
由於燒製工藝和技術難度大、工序多,所以次品率高、成品功率低,而皇帝又鍾情此物,所以一般不作賞賜,大都珍藏於宮苑之中。2010年蘇富比以二億五仟多萬港元拍出一隻「乾隆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便是當日藏於圓明園的一件以卍壽為主題、纏枝寶相花為飾的錦上添花瓶。
[caption id="attachment_79497" align="aligncenter" width="392"] 乾隆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葫蘆瓶[/caption]
軋道花與粉彩最為絕配,二者「彩」與「工藝」結合,圖案繁複,讓視覺產生花卉與錦地互為層次的立體感覺,有如繁花錦綉般絢爛效果,賦予瓷器新的生命。傳世軋道花瓷品,以台灣故宮藏品最為豐富,其中又以乾隆官瓷最多,北京故宮次之。但「粉彩軋道花」此名目在清檔卻找不到,入目者盡是「洋彩錦上添花」。「軋道花」瓷友皆知即「錦上添花」;而「粉彩」這種工藝技法,雖在康熙時已有,但「粉彩」這專有名詞,到民國才出現,用作代替洋彩,到今日瓷友已少用「洋彩」這詞兒了。乾隆時期的琺瑯彩與洋彩,性質相近,在造册登記時常混為一談。《活計檔》將磁胎洋彩與磁胎畫琺瑯同時歸入「乾清宮琺瑯器皿」;《陳設檔》則將磁胎洋彩與磁胎畫琺瑯同時歸入「乾隆款磁胎」項下。其實所謂洋彩在顏料上與琺瑯彩及粉彩同一類屬;琺瑯彩用工筆在釉面繪畫,撫之與釉面平;所謂洋彩,按當時的定義,則是「用西洋顏料用西洋風格筆法繪畫」,故稱洋彩,但語焉不詳,其實琺瑯彩何嘗又不是西洋顏料?何嘗又不是用中西合璧的風格筆法呢?難怪當時就混淆了,兼引起後世很多爭議。而粉彩則是在紋飾下用玻璃白打底,再在其上繪畫填彩洗開,撫之微凸;今日博物館及市場所見之軋道花瓷,多屬此。
按今日台北故宮的詮釋,「琺瑯彩」瓷是以琺瑯彩料在宮中造辦處繪製的瓷器;「洋彩」瓷則是部份使用琺瑯彩料在景德鎮生產的瓷器,而「粉彩」瓷是清末民初時期對洋彩瓷新的稱呼。
[caption id="attachment_79498" align="aligncenter" width="722"] 台北故宮藏洋彩錦上添花有蓋痰盂[/caption]
圖:作者提供(台北故宮藏洋彩錦上添花喜相逢雙環腰圓瓶)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