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在網上瀏覽國內的電視鑒寶節目,有藏友送鑒一隻「元青花花卉紋蓋罐」,其形制與2005年7月在倫敦佳士得以1568.8萬英鎊連佣金拍出的「鬼谷子下山圖罐」相類;被評為元青花真品。只見送鑒藏友當時握拳振臂,口中連呼「耶、耶」,雀躍之情,溢於言表。只是當時鑒寶老師沒有告訴他這隻「元青花」,並非藏友普遍認知的景德鎮「浮梁瓷局元青花」,而是「玉溪窰元青花」,雖然文物的歷史價值同樣重要,而可能金錢價值則不能同日而語。
玉溪窰在雲南,1960年發現,地點在今玉溪市東部,古代屬大理國,發掘出殘器一萬多件,以罐較多,説明了蓋罐是當時的主打。玉溪窰與相距不遠之建水窰,均為當時規模最大的窯口,製品造型、紋飾、工藝都以景德鎮為本;原料用當地瓷土及鈷料;雲南本來就產鈷,康熈時期所用的青花「珠明料」,呈色明亮,便出自雲南。但玉溪窰瓷土淘洗不夠細,鈷料煅煉也不夠精;胎質較鬆,帶黃灰色,質堅,扣之有金屬聲,從瓷片斷面觀察有氣孔;釉料為草木灰釉,故釉面乳濁透明而泛青;因釉厚而大器用刷釉法,故近足處有流釉;鈷料因製煉不純,含氧化鈷而同時含錳亦多,故發色藍中帶黑;造型粗獷,繪畫筆觸豪放;為玉溪窰器的特式。元末明初,雲南生產大量青花瓷,迄明中期,景德鎮瓷大量銷滇,始減產,後停燒。 不論在中土這類蓋罐作什麽用途,但當時雲南的小數民族,信奉佛教,殯殮盛行火葬,此類蓋罐的其中一個用途,則作裝骨殖、骨灰用,等同於現代之「金塔」及「骨灰盅」之綜合體。國內、外發現浮梁元青花大件瓷器之機會,如鳳毛麟角,唯玉溪窰蓋罐,因當時需量大,傳世亦多。 國人研究元青花,始於上世紀六十年代,自從美國學者波普(John Alexander Pope) 以二等男爵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 2nd Baronet)所藏之供器「至正十一年銘青花雲龍象耳瓶」為標準器,對照土耳其托普卡比皇宮博物館(Topkapi Sarayi Müzesi)的藏瓷,排比研究,於1952年發表了論文;又於1956年發表了504頁對伊朗阿德比爾神廟(Ardebil Shrine)的藏瓷研究論文,可以説才開啓國人進入真正研究元青花的殿堂大門;但相信讀過波普論文原文的元青花發燒友,可能並不太多。 圖:由作者提供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