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的真贗問題 (authenticity) 是所有博物館及藏家最大的頭痛。今日製作贗品的技術已非常專業,當贗品的質素,與真品並排,甚至有時在細節上,超越真品。這樣的贗品便往往凌駕於真品之上,贗品的工藝價值取代了真品的藝術價值,這不僅僅是以假亂真,而簡直是真假位置互易,蠱惑了幾許鑒定家、藏家。君不見,多少博物館藏品和天價拍品,往往非常具爭議性。博物館購進贗品,亦有先例,藏家購進贗品,更無日無之。
專家資格如何鑒定?
文博界本來就是個象牙塔,專家往往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學問也囿於自己的領域,見解容或有客觀,但基本上不出自己的方框。贗品製造商亦往往針對文博專家的見解和描述,對號入座地做假,往往一擊即中。再加上文物古玩業內太多不學無術的所謂「專家」;而學界從來就存在相輕排擠。在大中華圈內的鑒定工作,至今仍以目鑒為主,並未像西方國家,大致已建立了文物鑒定制度和科鑒的知識、技術與數據。到目前為止,國内科鑒機構多如牛毛,但可惜至今未有一家具有權威性和得到社會普遍承認,我們至今仍停留在「專家」説了算的階段。可是什麼是專家呢?專家是學者?藏家?古物商?拍賣行?博物館?還是大批有自身利益關係,但又經驗不夠,學養不足的「專家」? 但專家的資格,又如何鑒定呢?
君不見,幾家國際性大拍賣行無數的天價拍品,無一件有附上科鑒証書,或註明由什麼資格的什麼「專家」鑒定,什麼領域的什麼學者考証。但藏家還是不趨之若鶩,爭相舉牌競投,這個現象,是不是公認了「拍賣行説了算」呢?至於其中有没有隱藏的商業秘密,大概也不是大眾瓷友能理解。凡此種種,反正拍賣行已提供了故事背景,又有價錢作指標,贗品製造商不趁機搏亂,大量按拍賣圖錄仿製贗品,幾稀矣!
半目半科的老化測定
我個人雖亦偏重目鑒,但也認同陶瓷前輩耿寶昌先生所言:「現在有些造假者,手中有標本,甚至整器,做起假來很可亂真。如果不依靠先進的科技手段去檢測,則很難識別他們」。
目前陶瓷界也常用一隻半「目」半「科」的鑒定,謂之「老化痕跡測定」,其法為將被檢瓷器的瓷面顯微,把器皿特徵與已發現的古陶瓷釉面自然老化顯微痕跡特徵標準樣本相比較,辨識出是古陶瓷還是新陶瓷;與及根據陶瓷各窰口的自然老化顯微痕跡的獨有特徵,確定被檢瓷器的生產窯口和大致年代。此「老化痕跡測定」最困難之處,就是要証明原始樣本的可信性。至於在比較後的主觀判斷準確性,則容後議了。
陶瓷釉面老化痕跡舉例:結晶體、老化氣泡沁蝕痕跡
我國一向採用的基本文物科鑒,大概有三:
一曰「碳14測定法」 (Radiocarbon dating 或 carbon 14 dating) ,又稱碳測年,是利用自然存在的碳14同位素的放射性,撞擊空氣中的氮 (Nitrogen) 原子使碳14原子轉變為氮14原子。從其衰變方式而確定原先存活的物件的大致存在年代的一種方法,可測定早至五萬年前含碳的有機或無機物質,是應用在考古學的研究技術。此技術於1940年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Berkeley) 放射性實驗室 (Radiation Lab) 的馬田嘉文 (Martin Kamen) 和山姆羅賓 (Sam Ruben) 發現的。
碳14衰變迥期
二曰「熱釋光測年法」(Theroluminescene dating) ,乃英國牛津大學在1960年開發的,能為陶瓷斷代。 此法用於測量含有結晶體的礦物或燒製物年代的方法。利用熱釋光效應,可以根據樣本所釋放光子的能量,判斷出樣本自從上一次被加熱後,至今所接受的環境背景輻射能量之和,因而估算自加熱時間點至今經過的時間。
熱釋光進行中
三曰「X光射線熒光測定法」(X-ray Fluorescence) ,此法優點為不用破壞文物本身,即可測出物件元素。主要使用 X 射線束激發螢光輻射,此法首次在1928年由格洛加 (Glocker) 和施雷伯 (Schreiber) 提出;1948年由費德曼 (Friedmann)和伯克斯(Birks)製成第一台X射線螢光分析儀,但遲至60年代,始於分析領域中確立地位。樣品中的元素之內層電子被擊出後,不同的元素會放射出各自的特徵 X 光,具有不同的能量或波長特性。檢測這些 X 光信號,作元素分析和化學分析,此法應用在研究建築、法醫、化工、考古等領域。
X光射線熒光譜儀 1
上述這幾種技術,早在上世紀就已經開始應用在文物鑒定工作上了,但因為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曾出現過錯誤的判斷,所以我國對這幾項科鑒方式,尚有一點保留。目前國內古陶瓷無損傷鑒定,主要是針對陶瓷坯胎、釉藥成分、燒成温度、燒製時間、顯微結構等方面進行測定、分析,是需要標本資料庫及一整套先進設備支援的,而原始標準數據的來源,也需要有公信力;所以,此項工作多集中於科研院校。例如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已建立了有2000個取自景德鎮瓷樣標本的陶瓷微量元素分析數據,可以作為鑒定景德鎮製造瓷器的初步依據;據聞也有越窰青釉瓷和南宋官窰瓷的資料。硅酸鹽研究所其實就是陶瓷研究所,瓷石,英語也叫 Fledspar或 China Stone,含長石和石英,是鉀、鈉、鋁硅酸鹽,製瓷的高嶺土 (Kaolin) 是含鋁的硅酸鹽 (Aluminum Silicate) ,現在陶瓷、玻璃、搪瓷等工業仍普遍應用。製瓷之二元配方為瓷石與高嶺土合成,比例為7:3或9:1,二者結合成微結晶,乃硬瓷之特徵。所以現在研究高性能陶瓷、結構陶瓷工程、古陶瓷與工業陶瓷工程等項目,都歸在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內。若所有數據都經試驗證實了可信性和可靠作,便應强力加以推廣,與目鑒緊密配合。但在推廣應用中,如何平衡國內各持分者 (Stakeholders) 的既得利益,衍化成無灰色地帶的可行規章,從而建立國際公信力,應是最棘手之一環。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高嶺土)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