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調查研究說,今天的香港少年及兒童,比較他們兄長一代不快樂。
真的如此?研究如何進行的?科學準確度如何?社會應如何看待這個現象?如何改善?可惜,一如最近幾年香港社會的積習陋病:大家「一窩蜂專找錯弊,一股腦推卸責任」,人人踴躍發掘問題,卻沒有人積極謀求解決。
從小就學習混淆是非、卸責於人
暫且不討論如何定義快樂不快樂這個複雜問題,先談談我們應如何看待這個結論。報告甫發表,媒體鋪天蓋地強調學童不堪壓力,社會立即有人組織行動「抽水」,把矛頭指向教育局長吳克儉,把責任卸給政府,要求減少功課、減少考試、增加升學學位······
更令有識之士難過的是,遊行隊伍中還有不少家長帶同子女,頸掛抗議横額,心智不成熟的少年兒童,從小就習於混淆是非、卸責於人,就算輕輕鬆鬆完成在學歲月,將來如何立足社會?面對來自五湖四海的競爭?
絕大多數人類社會的成年,都盡力保護下一代,讓兒童有安寧、穩定的環境成長,即使動物世界也如此。西方政客互相攻伐交鋒,從不涉及未成年家人,媒體亦緊守這個戒律,所有成人爭議,不捲入未成年者,避免妨礙他們心智成長。可是,近幾年香港各式社會運動,竟然不少是由少年兒童打前鋒,過早介入成人紛爭的少年,如何會有快樂?
把心智未成熟的少年兒童扯下水
成年港人也不快樂,聯合國組織發表的,全球一百五十多個國家地區的「快樂指數」,香港排名也是按年後退,今年最新排名又跌3位,排75。讀者諸君且莫猜測,人心不快排名低,是因為政制不夠民主。因為,常被台、港民主人士譏諷的威權管治城市國家新加玻,排名24,遠遠超過台灣、香港。亞洲的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哈薩克、馬來西亞,中南美洲的尼加拉瓜、秘魯,甚至老牌專制的俄羅斯,快樂排名皆高於香港,該等國家都比香港民主自由嗎?
人生在世,是苦還是樂?每一個人都有權過快樂的人生嗎?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創造快樂的生活嗎?這些問題看似深奥,中外古今耗盡不少智者心血研究;但其實也是簡單直接,販夫走卒雖然並不博通古今,卻也天天活得開心。
快樂並不由於物慾,這已是文明社會公認的,什麼元素帶來快樂?還是人言人殊。不過,大家不會否定,天天吵吵鬧鬧的環境,必然不可能有快樂的氛圍。成人自己吵成一團,毫不克制,還要把心智未成熟的少年及兒童也扯下水,這個社會如何可以快樂!
圖:文匯報
http://news.wenweipo.com/2014/10/30/IN1410300001_1.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