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命題,肯定有爭議,不同意的人,大可列舉連串數字來駁斥,例如:外貿金額年年遞增、訪港外籍旅客整體數字有增加、港人外出經商求學也不少。此外,關注香港政制發展的外國學術、政治組織對香港發展的熱枕也沒見降溫,早前不是有多位港人先後應邀到美歐「作証」?香港與國際何來疏離?
我說疏遠,是層次方面。的確,以個人為本位的話,港人出外經商、求學、旅遊的數字没有減少,可是,整體社會對國際現狀和趨勢的關注程度,大不如前了。
G20國首長高峰會議,今年9月在杭州舉行,這個項目在20年前的香港,是天大新聞,就算放在10年前,也是一等一重要題材,各式媒體早已各施各法,策劃不同角度的報道分析了。如今,香港社會對此沒有多少關注。不久前,G20國財長在上海開了會,大概沒有幾個港人留意。
不妨問問年輕世代,即使在大學校園的大學生,有幾個能全數說出G20的成員國?大家可又記得,香港對上一次承辦大型國際會議是什麼時候?2005年12月,世貿部長會議在港舉行,逾萬國際人士聚集,直接消費帶來的經濟利益固然可觀,各國參會人員對香港各方面表現留下的印象,對香港未來發展的襄助,更是難以衡量。
當年集體來港示威的韓國農民,讓港人認識了示威群眾如何「展示威力」,也更讓全世界認識了本港警隊如何有節有理應對該次事件。
2014年,香港原應有機會主辦另一次大型重要國際會議,亞太經合組織的高峰會議由中國主辦,事前的財長會議就安排在香港,臨近會期,卻宣布改在北京舉行,一般相信,是因為發生了「佔中」。
香港平白失去如此一個良好機會,當然可惜。更遺憾的是,整體社會未有因而認真反思檢討,並不以為意,自恃國際都會地位無可替代。這一回,層次更高,意義更重要的G20國高峰會議先後在上海、杭州舉行,港人似乎依然麻木無感覺。
香港别無資源,唯一條件就是地理位置與優良港口,因此,香港從來就是開放型的外向城市。香港生存之道,全賴掌握國際潮流趨向、廣耕國際脈絡聯繫。近年以來,港人逐漸自我閉鎖,把注意力集中眼前意氣之爭,忽略經營安身立命之所了。
羅馬不是一天建起來的,國際都會的硬實力,或者有可能在短期內拼集,軟實力卻有賴一點一滴日積月累起來,不過,一把火卻可以把它摧毀。
圖:文匯報 http://news.wenweipo.com/2015/02/28/IN1502280019.htm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