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時期之瓷器,生產技術成熟,審美標準亦高,唯主要生產原料麻倉土短缺;雖然當時各種條件孕育出「天字罐」,唯成化之後,頓成絕響。至於當時成器底款為何不用「大明成化年製」,而單寫一個「天」字,真正原因不可考;而此小型蓋罐之用途,亦存疑。後世遂稱之為「天字罐」。
天字罐殘器於成化晚期地層出土,年代約成化十七年(1481)至二十三年(1487)之間。我協助整理成化窰出土殘器時,亦發現數隻鬥彩天字罐,其中有一隻「夔龍雲紋天字罐」,此罐用釉下青花勾勒輪廓,再填紅、綠、黃諸彩;蓋面畫一夔龍蟠繞,填以綠彩;蓋壁繪朵花,填以紅彩;肩與腹下各有一周蓮瓣紋,染以黃彩。罐腹繪二夔龍,間飾青花如意雲紋,底書青花「天」字楷款。「夔龍紋」始見於宣德,外形像為「豬嘴、雙足、無鱗、卷草尾、口吐番蓮」。謂之「香草龍」,此罐與台北故宮博物院所藏四隻成化天字罐其中一隻紋飾相類。
觀察此殘器,可肯定成化鬥彩天字罐幾點規律:一為罐必有肩;二為紋飾固定在龍紋、瑞獸、纏枝蓮等幾種,花鳥魚蟲紋人物,普通蓋罐則有,天字罐則無;三為彩不凸起,不軋手;四為青花描繪必清晰;五為彩必填滿雙勾而不越界;六為黃彩鮮明、綠彩雅淡無光,紅彩略淺純。
另有一隻是「成化鬥彩海水龍紋天字罐」;海水龍紋天字罐乃北京故宮博物院三隻完整天字罐之一。唯故宮藏品之罐蓋為雍正時期後配。我整理的一隻,乃完成釉下青花部份,但出窯時發現瑕疵,隨即當廢品處理之半製成品殘器。雖然青花部份構圖緊湊,龍紋又細緻,本可獨當一面成器,但其雙勾輪廓,內尚未填彩,可知是鬥彩半製成品。
由是觀之,國內某電視台鑒寶節目,曾有藏家送鑒一隻較為完整之海水龍紋天字罐殘器,被專家鑒定為「成化『青花』海水龍紋天字罐」,實大謬!此殘罐出窰時,釉色不勻,溶融失度,模糊不清,掩蓋青花。因為是天字罐,要求極嚴,稍有差池,頓成廢品。唯從此殘器及其他天字罐破片觀察,得知天字罐罐壁,厚度只有2.1-2.7mm,而器底厚度則只有2.8-3.2mm。以當時之生產條件,以3mm以下之厚度支撐如天字罐大小之器物,精研細韌的麻倉土質應記一功。
目前存世成化鬥彩天字罐,所知北京故宮藏三隻:其一海水龍紋、其二缺蓋海水江崖飛象紋、其三纏枝蓮紋。台北故宮藏四隻:其一海水江崖飛象紋、其二夔龍紋、其三飛馬紋、其四瓜蔓龍紋;其中瓜蔓龍紋罐最初鑒定為成化,現已覆鑒,改為雍正仿,故臺北故宮成化天字罐只有三隻;唯此瓜蔓龍紋罐,完全不具我所知的成化特徵,其畫工、用彩、紋飾、形制亦不類成化,鑒為後仿,概有由也,但斷代為雍正,則未見有任何充份理據,奈何台北故宮藏品,普通人只能遠觀,不能一親芳澤,上手觀摩,只有存疑而已。
另外,青島博物館也藏飛馬紋天字罐一隻,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及英國大英博物館各藏瓜蔓龍紋天字罐一隻,但兩隻均缺蓋;而英國大衛德基金會也藏應龍紋天字罐一隻,美國哈佛大學藝術館藏纏枝蓮托八寶紋天字罐一隻。
世界各地館藏之十二隻,因台北故宮一隻天字罐已修訂為清代後仿,故現時世界公認之「成化天字罐」只有十一隻。而英國蘇富比於2000年拍出過一隻截口的飛象紋天字罐,雖是真品,卻只能視之為殘器了。相對私人所藏之天字罐完整器,確認為成化真品者,數十年來,恕我寡陋,未之聞也!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夔龍雲紋天字罐殘器及其底款)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