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大校委會主席之位懸空兩個月後,梁振英一如所料,委任李國章出任此職。不幸的是,所謂「港大持份者」如港大校友關注組和香港大學教師及職員會群起反對,更搞遊行表達不滿。他們的論點有三,一)任命李國章無視港大持份者的意見﹔二)李國章不是適合參與港大重要事務的人選﹔三)任命李國章不利港大和社會的和諧。以下,本文逐點反駁。
首先,反對李國章人士指出,在11月舉行的畢業生議會就議題表決,高達97%人士反對委任李國章。但仔細一看,當日投票人數只有四千多人,佔全體港大畢業生人數比例極小。將小眾的意見強加在全體港大畢業生之上,明顯地不具充分的代表性和合理性。當日參與投票的人士,如果不是與港大校友關注組的立場接近,筆者難以想像其出席投票的誘因。
自然而然地,一些支持李國章的聲音便會被消失,不能客觀總結出整體或多數畢業生對事件的看法。因此,這場投票活動只不過是一場「圍威喂」的小圈子投票,沒有提供足夠的參考價值。他們充其量只是「港大持份者」的一部份。將部份人的意見凌駕在港大的發展之上,焉能說是公道?
其次,反對李國章人士認為他「敵視港大」,在副校長風波上質疑陳文敏學術水平,因此不是校委會主席的理想人選。以筆者對「敵視」一詞的理解,應指一個人對另一人、組織或事物充滿憎恨,希望剷除之而後快。
筆者翻查李國章過去的公開發言記錄,未見任何有關憎恨或毀掉港大的言論,這個指控實在是子虛烏有、扭曲事實、毫不理性。而且,即使過往李國章和港大有任何誤會,亦不應該以前事影響其出任主席的評價。以前事「假設」、「猜測」李國章未來對港大的行為,無疑是缺乏說服力。如果李國章過去的背景和言行是如此重要,那為何港大持份者們又不提李國章是前中大校長及醫學院院長,有豐富的大學管治和行政經驗呢?筆者相信,支持沒有博士學位陳文敏成為港大副校長,降低港大管理者的學術水平及質素,對港大的傷害和敵視更大。
至於有關委任李國章不利港大和社會和諧的言論,更令人啼笑皆非。要創造社會和諧,需要多方合作,釋出誠意和善意化解紛爭。然而,該關注組和教職員會的聲明,有違其支持和諧的理念和原則。
在聲明中,兩個組織用上「我們嚴正警告」的字眼,又表示有關任命會「把港大推向更動盪及激化的局面」,請問這種具恐嚇性的表達方式如何有助建立港大及社會的和諧?當政府不妥協,便將港大問題進一步政治化,又是否有利和諧?假如一方不接納另一方的訴求,另一方便以公眾利益作賭注,這種行為與勒索又有何分別?
如果說政府的決定有礙和諧,那麼,筆者不見得「港大持份者」不需要承擔部分責任。再者,如果政府面對一小撮群眾的壓力便輕易妥協,相信社會和諧是更加不切實際的幻想,因為政府失去管治威信,只會產生更多的社會不安和動盪。
事實上,過往「港大持份者」的言論,是十分容易令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例如在副校風波,他們聲稱港大是受資助教育機構,因此,港大的重要人事任命與公眾利益息息相關。那麼,校委會主席對港大的高層人事任免擔當重要的角色,特首的任命決定便無疑有關公眾利益。
既然任命校委會主席需要符合公眾利益,那麼,主席一職應由經驗、能力、德望兼備的人士出任。以李國章有多年的大學管理和行政經驗,出任校委會成員又令他對港大有深入的認識,加上在醫學界和政界打滾多年,豈不是出任主席的理想人選?除非反對人士可以提出比李國章更適合的人選,否則,只會顯得是對人不對事。
此外,在副校風波時,有港大學生認為,港大高層人事任命不應以政治立場作考慮因素。然而,在是次事件中,他們又公開質疑李國章必然跟隨梁振英的理念,「收服港大和震懾港大人」,破壞院校自主。先不說李國章是否與梁振英理念一致,或是梁振英有否毀掉港大的企圖,既然在副校職位上,不應以政治立場影響人事任免,為何又以政治理念反對李國章成為校委會主席?
說穿了,反對李國章出任校委會主席的人士,不論是反對李國章本人、抑或是反對特首任命制度,都只是源於對政府或是梁振英的不信任。觀乎坊間多個修改大學高層人事任命制度的方案,其實一樣是漏洞百出。
例如其中一個建議是加入更多校內成員,但此舉容易造成校內人操縱人事任免,增加教職員「分贓」的可能,影響管理質素。另外,這個建議亦容易演變為高層派系衝突,不利大學管理層團結。換言之,任何制度其實都有致命傷。反對者其實是對政府或特首的不信任,偏聽和偏信打壓學術自由的陰謀論,才要求修改現行制度。
但筆者認為,雖然反對者小題大做,無風起浪,但在大學事務上,政府有責任增加師生信心,特別是保障院校自主和學術自由,以免招人口實,亦可釋除公眾疑慮,令有關事件不會重演。
作者:黃遠康
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