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鈞瓷,幾乎所有瓷友都奉「蚯蚓走泥紋」為圭臬,認為有即是真宋鈞,無即是贋品。鈞窰古窰址,迄今在禹州發現十餘處,基本集中在神垕鎮大劉山下,但根據陶瓷考古家調查各窰口的報告,有「蚯蚓走泥紋」特徵的鈞窰瓷,以鈞台八卦洞窯出品為主;其他窰口,則以没有「蚯蚓走泥紋」居多。雖然我無法親身一一走訪各窰口證實,但真品實物所見,又的確存在有不見蚯蚓走泥紋的。
瓷友都知道,鈞瓷也不光只有宋鈞,也有元鈞、明鈞,雖然元末以後逐漸衰落,至萬曆年間,傳説因「鈞」字犯神宗諱,各窯場被官府封閉,才一蹶不振,技藝失傳;整個清代,都倣不出來,直到光、宣之交,禹州鈞瓷世家蘆氏後人才能重倣像真度極高的宋鈞。
近年,河南鈞窰產地禹州神垕鎮的瓷家,已能全面掌握技術,能夠準確地倣製鈞瓷;所以「蚯蚓走泥紋」在今天已經不再是鑒定宋鈞的絕對條件了。但倣製鈞瓷,不外只是倣造真品的釉色、效果。為甚麽又這麽難倣呢?難道最簡單的就是最困難嗎?
鈞窰名品之玫瑰紫花盆(圖左)和玫瑰紫鼓釘三足花盆托。
釉料黏度大,稠稀要適中
燒鈞瓷先以低溫950°C燒素胚;素胚施釉,要分二次,先用浸釉,乾燥後自然形成微微開裂紋路,待完全乾燥後,始再塗釉,控制釉漿濃度,保持釉層上厚下薄,乾後釉面自然收縮、給器皿奠下入窰燒「蚯蚓走泥紋」的基礎。但如釉層過厚,在燒製過程中會容易造成流釉,反之則釉面暗淡,無瑩潔潤透的感覺,亦無法現出「走泥紋」。
得瓷藝大師分享經驗,釉層厚度應該控制在1.5mm至2mm之間;與我經手整理過的成化鬥彩殘瓷相比,鈞瓷光是釉層,就差不多等如成化瓷連坯帶釉的厚度了。
鈞瓷釉是高矽乳濁釉,可以降低熔融溫度和促進液相分離,以氧化銅作呈色劑,釉質稠厚;但如釉料黏稠度大,在燒製過程中不能熔開,以填充裂紋,過稀又會在燒製中融化為一體,表現不出「蚯蚓走泥」的紋路。
蚯蚓走泥紋近鏡(圖左)和走泥紋氣泡。
看來不簡單,做來更複雜
鈞瓷燒窰氣氛控制難度頗高,先以氧化氣氛800ºC燒製,使釉內碳酸鹽充分分解,再升至950°C為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由950°C至 1180°C時,轉為用還原氣氛燒製,保持窰內正壓,使器皿可以充分還原。當溫度升至1180ºC時,又轉入第三階段用中性氣氛燒製。
這階段釉粒子開始熔融,慢慢升溫至1300°C ,方止火保溫,使釉料充分熔融。窰温、氣氛如控制不當,便會產生吃煙,流釉,失透,失亮等窰疵,只有控制得宜,才能燒造出曲折蜿蜒的「走泥紋」和紫中帶青,青中含白,白裡泛紅,至善至美的「出窰千色」窰變。
説話是寥寥數語,卻花了窯師兩三百年才重新摸索到這看來其實並不簡單、做來更加複雜的工藝。你説陶瓷是不是窮一生也學不完的藝術呢?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鈞窰出戟尊)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