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釉上元青花

2017.07.15 22:00 生活 黃艾

前一陣子提及國內考古隊在景德鎮附近婺源地界麻倉山不遠處發現製作元青花的廢窯,有初步證據顯示當時是以進口蘇麻離青配合就近麻倉瓷土生產外銷青花瓷品;雖然此事仍未有門徑能作進一步探討;但上星期我往國內拜會瓷友,剛好有一批十多件的青花瓷,自京發至粵東,作研究之用。我適逢其會,有機會與瓷友祝、黄、鄭君一同觀摩。此批瓷器,器形較大,以耳瓶、梅瓶、玉壺春瓶、耳尊、大罐等為主,做形皆工整偉岸,件件紋飾不同,有鴛鴦荷塘、刀馬人物、人物故事、雲龍紋、魚藻紋、花卉紋、鳳紋、花果紋等。

窖藏元青花梅瓶二款

窖藏元青花梅瓶二款

唯全批瓷器的共同點,乃器身黯淡啞晦無光澤,包漿似有還無,青花發色沉悶,繪畫筆觸雖然清晰,唯積墨處看不出深淺過渡,底部澀胎,污垢處處,而且器身青花褪色及班駁處甚多。此批瓷器,看實物並非出土器;聞乃在一座私人倉庫式古窖發現,為數有幾佰件之多;又聞此批瓷器,不久之前經國內數位瓷器專家鑒定,確認為明末福建漳州窰瓷器,為當時經月港外銷到歐洲的瓷器,斷代為「明末清初」;乃清朝再重新實施海禁之時,來不及出口,所以存庫的產品。有關漳州窰的資料,我從前在蕪文《漳州窰與克拉克瓷》談過了,不贅。
窖藏元青花螭耳龍鳳紋尊正面及底部

窖藏元青花螭耳龍鳳紋尊正面及底部

我和幾位瓷友,整個下午從美術、學術、技術三個角度反覆研究這批瓷器,從器形、畫工、風格、工藝、燒製技術等的細節觀摩,都與漳州窰器相去甚遠,無法確認這批瓷器就是明代漳州窰瓷品,反而極像「元青花」;但說是元青花,從表面看,釉面失亮,青花發色欠清爽,無蘇麻離青特殊錫光及珠粒,而且器底污垢太多,無法分辨是否麻倉土。與元青花基本條件「麻倉土 + 蘇麻離青」不符。後來用肥皂把瓷器洗刷乾淨,整器煥然一新,器面污跡盡退,更容易欣賞到造工細節,繪畫筆觸,而最重要的,是在底部污垢除去後,清清楚楚地顯現了胎骨,嚇然就是「麻倉土」!麻倉土在元代是「御土」,明代是「官土」,平民百姓不可得,如是元青花,就必定是經浮梁瓷局協調的製作了,如是浮梁瓷局協調的製作,那麼為什麼藍料又不是用蘇麻離青呢?
清洗乾淨的大罐底部胎質(左)和盾牌上的摩擦掉色處(右)

清洗乾淨的大罐底部胎質(左)和盾牌上的摩擦掉色處(右)

我們用手模釉面,毫無滑溜潔淨的感覺,反而有輕微粘澀刮手的凸起感,有釉上彩的表徵,但青花明明是釉下彩,怎麼又會是釉上彩?後來黄君大胆拿了一塊乾淨紙巾,在釉面青花紋飾其中一個位置大力摩擦,結果發現青花掉色,這現象讓我們括然而悟,這不是釉上彩青花,而是畫了青花,尚未罩光釉燒結釉下青花的半製成品,難怪釉面粘澀,黯淡無光,又因年代久遠,器身青花有褪色現象。青花未經窰火,難怪發色沉悶,如青花經過窰火燒結,深淺過渡自會浮現,而蘇麻離青料中的不純物,過火之後,便會形成錫光,甚至珠串。至此,糾纏了大半天的困惑,迎刃而解了。
窖藏元青花玉壺瓶二款

窖藏元青花玉壺瓶二款

為此,黃君又特別將我們的發現,和擦掉青花顏色的一件瓷器,發往江西景德鎮陶瓷博物館求證;執筆之時,已獲館方陶瓷專家學者證實,此批青花瓷器,確為元代麻倉土胎、蘇麻離青料的青花瓷器!此批珍寶,可能是近年發現數量最多、最重要、最震撼的一批瓷器,甚有研究價值,探討的結果,極有可能是讓陶瓷界一新耳目的論證。聞藏家有意捐贈部份出窖瓷品予博物館與公眾分享;筆者在此向該瓷友致敬。
部份窖藏

部份窖藏

圖:作者提供(頂圖為窖藏元青花八方人物故事大罐)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