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如路軌一樣長,所以本文有點長。
廿年前,我剛擺脱失學兒童、工廠童工的命運不久,正在香港就讀小學。還記得那是初寒的12月,家人終於帶我去找學校,走遍荃灣的小學都沒有學位,到了全完小學,書記正想說沒位,校長剛好走出來看到我,說道好斯文的女孩子,轉身打開教堂大門,搬來摺枱摺凳,給我中英數三張試卷,指指高高豎立的十字架,給我一個親切的笑容。英文我是一個字母ABC都不分,中文數學卻得心應手。不一會兒交卷了,校長細看後點點頭,說道開個位給你,你去下午校A班插班吧,我對你有信心!頭幾個月,放學時遇到校長,她總會問我適應得如何,關切目光如影隨形。半年後,當知道我第一次英文考試拿了82分,她放下心頭大石,也不忘繼續勉勵我。
1997年,另一份真摯的信心來自英文科老師,選了我這個剛學英文一年多的菜鳥去參加校際英詩朗誦比賽,幸運得到冠軍,是學校四年來的首次得獎。當多年後我從大學英文系畢業時,才明白英文是我最不願意辜負的學科。
人信基督是因為遇到好的基督徒,不是因為傳教。
此後每年臨近12月6日的周日,我都會回到母校的教堂參加崇拜,把那周的金句奉為這一年的行事方向。每次坐在教堂裡,都能感受到那天在十字架下寫考卷的心情,歷久常新,堅信基督讓我接受教育必定有祂的安排,如賜重生。
2017年,雖然我沒成為一位老師,仍願能盡綿力啟發大眾。出來社會工作後開始助養兒童,先後成為兩個小男孩的「香港媽媽」。每次與遠在柬埔寨和玻利維亞的他們通信,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一小步,已成為別人改變命運的一大步。也曾有大半年在深水埗公共屋邨義務教授南亞學生,全班十多個學生各有特色,種族、宗教、文化的差異在互動間不禁令我感到生命如此奇妙。
去年得朋友鼓勵,連續半年在網上連載小說《廿年》,希望幫助其他「舊移民」正視內心離鄉別井的離散苦痛。每個人都有一個結,解開了就會更珍惜現在,珍惜好不容易植根於此的香港。去年底梁游辱華後,愛國之心燃燒,我難掩憤怒,首次在網上發表政治評論,至今已有八個月。
未來廿年,繼續為香港被消音的人們發聲,啟發鼓勵他們,用另一種方式延續師長傳給我的「有教無類」,是我的使命。
原圖:作者提供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