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科舉取士制度是始於隋朝,其後歷朝歷代都以這種考試制度選拔官員,直到1905年清末取消,其間共有1300多年歷史。
中國以考試遴選政府官員的制度曾經長時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曾經旅居中國,其後為官近二十年的意大利人馬可勃羅回歐洲後,對人高度讚揚中國的科舉,認為它將整個歐洲的官員制度都比下去。
唐宋期間,雖然主要是以詩詞為評核主軸,但並非只會選拔出只精於詩詞歌賦的書獃子,士子考試時往往要就時局寫「時策論」,闡述對時局的看法,更須提建議,唐朝中期的名臣李宗閔和牛僧孺就是在考試時寫下痛斥藩鎮禍國、建議強化中央而名噪一時。
明朝八股文取士戕害知識分子
可是科舉制度到明朝卻遽然變質,明太祖為了鉗控知識分子思想,規定科舉考試以八股文形式,考試內容也只限於四書五經,考生對書經內容不能有個人意見,一切須符合孔孟諸子的詮釋。考試內容也不能月旦時局,針砭時弊。
明代的八股文取士形式其後被清代因襲,這樣的後果不難想像,讀書人思想被桎梏,只會圍繞著考試範疇打轉,沒有思考問題的能力,造成一大批缺乏視野的所謂知識分子。就連鴉片戰爭期間,號稱放眼世界的棟樑大臣林則徐也輕視英國,將之看作一個孤懸千里外的小國。
可想而知一個出自統治者私心而創作的拙劣考試制度是怎樣戕害知識分子,怎樣遺害國家。
八股文竟重現九龍聖芳濟書院
中國的八股文方式考試已經消失了逾一個世紀,想不到最近又再次出現,而地點是在香港的一間名聲不俗的老牌中學……九龍聖芳濟書院。最近九龍聖芳濟書院的中四年級通識科考試中有一條必答題,問題以「七警事件」的判決和之後很多警察的反響為背景。其中有問題是「法官對此案的判決如何維護香港的法治精神」和「警察的集會如何違反香港的法治精神」。
兩條問題根本早就預設立場,只等學生提供發問者期待的答案。這樣的批評絕對沒有冤枉發問者,細看這兩條問題,明擺着判断法官對七警的判決是公正、彰顯法治,卻無視判決引起的廣泛爭議性。
至於警察在警察遊樂會集會表達不滿,發問者亦預設立場判斷是違反法治精神,而沒想到為何這麽多警察會激忿如廝。換言之,考生須朝着發問者的判斷答問題,不能有個人判斷,更遑論對事件前因後果的思考。
請問一句,這是哪一門子的通識教育?哪一門子的鼓勵學生思考?
如斯考問方式,又與明清兩代不容考生就文章理解有個人意見或詮釋有何分別?
發問者預設立場連累莘莘學子
眾所周知,但凡歷史、時事或是就哲學分析都不應該預設立場予學生,而是應讓學生循多方面分析,如廝簡單道理,作為教育工作者豈能不知!就正如不會出現一條問題問:「希特拉怎樣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而應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道理簡單不過,因為二戰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豈是緣於一個希特拉!
數百年前的八股文考試形式陰魂不散,幽靈重現香港,主要就是多得這些早有個人立場的所謂教育界人士,自己視野狹窄之餘更連累莘莘學子。
難怪早前有人說台灣和香港的青年人普遍缺乏國際認知,瞇着眼睛看世界,以此觀止,豈是無因!
作者:葉家輝 退休警務人員
原圖:讀者提供、網上圖片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