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身在福中須惜福

2015.05.09 14:00 生活 邵盧善

過去两星期,英美報章两則新聞令我震驚、感觸。 不是伊斯蘭國恐怖組織又派童子軍斬殺敵囚、也不是沙特阿拉伯聯軍空襲也門誤傷大量平民。上世紀六十年代天天看越戰、七十年代頻頻看赤軍游擊隊,對人類血腥廝殺已然麻木無感。 英美那两則新聞,都與該國少數大學生悲慘境況有關,震驚的是,不說不知,英美這两個先進發達國家,竟然有大學生窮困若此。感觸的是,衣食無憂、有舒適學習環境的香港青少年,是否珍惜自己的幸福!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有調查報告,在倫敦讀大學的女學生,為了學費及生活費,五分之一的人曾經考慮當娼出賣色相,其中有百分之五最後終於下海,賣淫支持求學與生活。接受訪問的女生說,她們也曾從事餐飲服務及其他兼職,無奈空缺不多,收入又微薄,不足開支。

美大學内設食物銀行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大學校園内的「食物銀行」增長迅速,零九年第一時間成立之後,全美共有12所大學校園設有「食物銀行」,救助飢饉的大學生,如今,全美各地共有183間,意味美國挨飢抵餓的大學生越來越多。 零九年我在羅省,聽朋友慨嘆,連UCLA校園(圖)都有「食物銀行」,美國今非昔比,已非當年世界窮人夢中的黄金之國! 我特地去訪查了該「食物銀行」,位於學生活動中心一角,為了照顧接受援助同學的顏面,一切從簡,門面低調之餘,不設任何申報、審查、登記。有需要的學生自進自出,沒有任何紀錄。 負責人說,零八年美國金融風暴之後,經濟低迷,不少學生的父母雙雙長期失業,個别學生就算有獎助學金,也拿來幫助父母度過難關,自已三餐不繼,就仿似我們粤語殘片人物,吃了一餐不知何時有第二餐。如果不是有心人及時籌組了食物銀行,那些學生恐怕已退學。 當時,大家都以為衹是臨時措施,經濟復甦之後,學生困境不再,自然毋須食物銀行施食。没料到經濟是逐步暢旺了,企業反虧為盈、股票市塲指數迭創高峯,可是,三餐不繼的窮學生竟越來越多,大學校園的「食物銀行」欲撤不能,不縮反增。 窮學生增加,一方面,美國中下階層家庭收入增長追不上物價與學費,另一方面,貧窮家庭子女入大學比率增高,家長們相信知識改變命運,希望下一代接受更多教育可以脱貧。 大學是青少年求知結友最高殿堂,校園生活本應多姿多彩,充滿激情、理想。竟然有不少女生被廹放棄尊嚴、犧牲色相以籌學費與生活。又或是,需要有心人士接濟施食,才不致餓着肚皮上課。從來不虞飢寒的香港大學生們,身在福中,好好珍惜。 圖:網絡圖片,取自Royce Hall,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23-09-2003)。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