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選擇與全世界為敵,向幾乎所有國家出口美國的貨物徵收高額關稅,就連所謂傳統盟友如英、歐、日、韓澳等也無一倖免,而對中國貨物徵收的34%,及後更被加至等同脫鈎的145%。他以為憑藉美元、金融、軍事、世界最大消費市場等霸權工具,便能夠制服中國,可以肆無忌憚地掠奪全世界,更面不改容地誇大,每天坐收20億美元的關稅金。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任何國家以損害其他國家來自肥的行為絕對不會得逞,反而會觸犯眾怒。正所謂壓迫越大,反抗就會越大,就算是強如美國也無法逆轉這個規律。可笑的是,特朗普猶以為這是自己獨創的「讓美國再次強大」天才做法,在鏡頭面前洋洋得意,絲毫不知道大難將至。世界唯一超級大國的掌舵人竟然目光如豆,智術短淺如斯,真令人無語。
自特朗普啟動貿易關稅戰以來,莫說是那些長期備受美國剝削的南方國家深惡痛絕,就連歐、英、日、韓等國也被惹怒,只不過是懾於美國的淫威敢怒而不敢言。美國雖已不復當年勇,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任何一個國家目前都難以單獨抵擋美國的揮戈一擊。少數骨頭軟的跪地求饒,醜相畢現,更多的是希望能有強者出現,領導大家一起反抗。就在這個歷史關鍵時刻,中國不失其時地展現歷來敢於向強權說不的風骨,第一時間實施反制措施,向美國出口中國的貨物徵收對等關稅。此舉打了特朗普一個措手不及,向全世界展示了「寇可來,吾亦可往」的另一條道路。
盛怒之下,特朗普本已不多的理智與常識喪失殆盡,向中國貨物追加關稅率。中國隨後的亦步亦趨反擊行動使特朗普抓狂,不斷增加中國貨物的關稅率。《孫子兵法.火攻篇》說:「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特朗普卻反其道而行,在怒火中燒中把對華徵收的關稅一路狂加至145%,表現就如同小孩一般地幼稚,哪裡有半點超級大國總統的風範?
反觀中國,在把對美關稅對等增加到125%後就發出聲明,說這種水準的關稅已經等同貿易脫鈎,再往上加毫無實質意義,中國再也不會回應,換句話說,就是讓子彈多飛一會。此舉讓特朗普突然失去了平衡,在約兩個星期裡不知所措。他所不知道的是,中國獨力扛起反霸權大旗的戰略目的,是要換取讓事情發酵的時間,提供機會給其他國家好好地想清楚,究竟是從此匍匐於美國腳下,任其魚肉好?還是夥同中國建立多邊主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優?
中國已經毅然出手,而為了自身的長遠巨大利益,國際社會自然要金睛火眼,看清楚中美兩國的正邪做法:究竟誰是心懷大義,以鄰為善?誰是橫行霸道,以鄰為壑?直到今天(5月9日),在大國之中,只有與美國有著深厚淵源的英國宣稱與美國就徵收關稅一事達成初步協議,其餘如歐盟、加拿大等則聲言會發起對等反擊,就連日本也因不甘心被完全收割而展示出罕有的硬氣,在與美國的多輪談判中暗示自己持有大量美元與美債,可以用作反擊的武器。
這幾天,歐盟更與我國頻頻高層接觸對話,同仇敵愾的姿態若隱若現,增添了特朗普國內反對聲四起之外的天大壓力。俄羅斯、伊朗、北韓、委內瑞拉等國家早已與美國鬥爭多年,此時看見中國出手反霸,自然二話不說,站在正義這一邊。至於其他數目眾多的南方國家,他們沒有第一時間跪下,而是如魯迅《無題.萬家墨面沒蒿萊》七言絕詩裡的「於無聲處聽驚雷」一樣,屏息觀戰,靜待揭竿而起的時機。
為了掣肘中國,美國也在其他地方另辟戰線,但可笑的是,中國早已做好「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準備。4月中旬,中國的運-20戰略運輸機在殲-10C的護航下從中國先飛到了埃及,再飛到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先後卸下一些裝備。此舉直插美國與以色列的勢力腹地,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在這之後,中東地區的局勢似乎比前平靜一些,恐怕與中國的這次長途奔運不無關係。
4月21日,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4天。他離開後不數天,印度便以印控喀什米爾受到恐怖襲擊為藉口,在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便單方面切斷了契那布河流向巴基斯坦的水源。印度此舉使印巴兩國即時進入戰爭狀態,借此給中國製造麻煩。5月7日,印度以大批戰機空襲巴控喀什米爾,據報道,印軍卻被巴基斯坦使用購自中國的殲-10C等擊落了多架先進戰機及無人機。慘敗的消息在印度引起滔天政治巨浪,總理莫迪恐怕自顧無暇,沒有精力與美國狼狽為奸。
上述事件,很有點諸葛亮的「安居平五路」味道,中華智慧果然是沛然不可擋。
中國讓子彈飛一會的策略消耗了美國本已不多的迴旋時間,隨著離美國6月償還6.5萬億美元國債的時間逼近,除了跟中國好好談,美國再也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否則就要面對債務違約,一些債權國趁機出刀捅背的天大風險。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5月9日至12日到瑞士,期間將與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會面,誰主動、誰被動不言而喻。不過,雖然中美兩國都出動了重量級官員會談,但以美國一貫的傲慢陋習及特朗普的自大心態,估計會談不會一帆風順!問題是,美國等子彈再飛一會的時間所剩無多了!
原圖:The White House YouTube影片截圖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0OQgdOrEf0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