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博客

中美關稅息戰90天 看似緩和實則波濤洶湧

2025.08.09 16:00 博客 曾財安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掄起貿易關稅大棒敲打全世界,早已明言要打奉陪,要談門常開的中國立即對等還擊,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美國在檢視過雙方的力量對比及負擔不起與中國全面脫鉤的殘酷事實後,迫於無奈放軟身段,主動與中國達成互派高級別官員商談的協議。中國團隊由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率領,美國隊伍則由財政部部長貝森特牽頭,雙方分別於5月在瑞士日內瓦、6月在倫敦及7月在斯德哥爾摩面對面交鋒。時至今日,中美雙方已的協商會議已經進行了三輪,在三輪的唇槍舌劍中,兩國代表團圍繞著一系列貿易關稅問題討價還價,但最具建設性的結果基本上於「日內瓦會談」達成,主要包括互相降低部分關稅、雙方消除一些壁壘,釋放一些善意,在此基礎上,雙方繼續進行談判,其餘兩輪則進展不大。在「日內瓦會談」後,中美並沒有立即開展貿易細項實質談判,而是進入了輿論攻防戰。中國指責美國在協議簽署後翌日,就禁止其他國家使用華為晶片,並且審查和取消中國留學生赴美的簽證;美國則糾纏於中國未按協議放開稀土出口管制,導致美國汽車製造行業的生產幾乎停頓。

在過去幾十年,中美雙方的經濟早已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格局,誰都難以承受封關脫鉤所帶來的衝擊。不過,從上述的兩國爭論中,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離開美國,中國確實難受,但得益於過去數年集中力量屢屢突破瓶頸的優勢,絕不至於致命。但如果美國離開中國,單是稀土管制一項就能要他的命,更何況還有醫藥原材料、極多種類的工業零部件等難以代替的產品,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有人可能奇怪,既然稀土對美國那麼關鍵,等同工業上的核彈,為什麼中國在2018年貿易戰之初不使用,而是要利用其它方法,迂回曲折地應對美國的攻勢呢?答案是,直到年多前,美國還手握著威力更大,可以輕易癱瘓中國高端製造業的工業氫彈-氦氣。氦氣是國防軍工和高科技產業發展不可或缺的稀有戰略性物資之一,被稱為「黃金氣體」,用途極其廣泛,涵蓋航空航太、國防軍工、高端醫療、半導體製造、大科學裝置等眾多領域,沒了它,中國在這些領域寸步難行。

我國雖然資源豐富,但氦氣資源相對匱乏,氦氣資源量僅占全球的2%,消費量卻居全球第二。同時,由於氦氣提取難度大,且無法通過化學合成獲得,因此對唯一掌握其提取技術的美國依賴度極高。換句話說,如果中國當時打出稀土管制這張牌,固然能重創美國的工業製造,但美國卻能以禁運氦氣作為報復,最終只能是兩敗俱傷,得不償失,故只能隱而不發。不過,中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體制優勢。為了克服這個罩門,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科院牽頭,彙聚全國有關人才與資源,終於在大量提取高純度氦氣方面另闢蹊徑,取得突破,打破了美國在這方面的絕對壟斷。

2023年下半年,中國從含氦煤層氣提取高純氦氣裝置開動成功,順利產出99.999%以上純度的高純氦氣,標誌著我國在這方面的技術獲得重大突破,而且產能很高,能完全滿足國內的高新技術製造需求。雖然中國在一年多前已經掌握了有關技術,能夠完全化解來自美國,威力等同氫彈的氦氣威脅,但在政治上,什麼時候使用稀土這枚核彈才能達至最大震懾效果,同時穩站道德高地極其重要。這是因為除了美國之外,幾乎所有工業製造國尤其是歐盟、日本、韓國等都需要進口稀土,正所謂牽一髮動全身,中國的嚴密管制必然會影響這些國家,故而需要看準時機,而且制定一套滴水不漏,防止美國使壞的管制措施,方能達至最大的震懾效果。

在以氦氣作為還擊武器失效,自己在可見的將來無法在稀土供應方面解套的極為被動情況下,特朗普只好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直接通話,為6月的「倫敦會談」奠定基調。「倫敦會談」首日,雙方談了6個小時,第二天持續到深夜接近12點。會後,中國商務部發出聲明:「… 倫敦會談後,中美雙方團隊保持著密切溝通。近日,經批准,雙方進一步確認了框架細節。中方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制物項出口申請。美方將相應取消對華採取的一系列限制性措施。」簡單的解讀就是,中美進一步確認了於日內瓦達成的框架的細節,雙方將會繼續密切溝通,各自採取一些積極行動。但要點是,美國的誠意有多少!

7月29日,中美舉行第三輪經貿會談,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美方牽頭人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連同雙方團隊於斯德哥爾摩第三次見面會談。會上,雙方主要是就中美經貿關係、宏觀經濟政策等雙方共同關心的經貿議題再度開展了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的交流,回顧並肯定了中美日內瓦經貿會談共識和倫敦框架落實情況。至於協商的成果就只有,已暫停的美方對等關稅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展期90天。

外交辭令與我們一般人的表達方式有很大的演繹方式差別,在表面是看似正面的字句中往往暗含殺機。最後一輪會談釋放出來的訊號是,在現行的政經形勢下,美國無意改變其無理措施及要求以換取中國讓步,而中國也絕不會在事涉國家主權、安全與生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原則做出任何退讓。 中國只願意在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下鞏固共識,達成協議。

明眼人都能猜到,中美同意休戰90天實則是各有謀算。從8月7日開始,特朗普開始對各國大幅度加征關稅,他的如意算盤應該是,在90天時間裡,美國的財政狀況將會因各國關稅的湧入而大幅度改善,各國也會在自己的威懾下組成一條由美國主導的對華統一戰線,進而形成合圍之勢,到時候不愁中國不束手就擒。中國則看得很清楚,90天是整合經濟及繼續發展創新高新科技生產力的寶貴迴旋時間,到時候又會是另一番光景。而且,今年以來的一連串事情清晰地顯示,特朗普昏招頻出,已成強弩之末,對外以1敵192國,對內則黨爭激烈,蘿莉島醜聞越演越烈,通脹開始猛升,3個月時間將會出現很大的變化。因此之故,中國一直氣定神閑,胸有成竹,靜待美國的可勝。 

以此看來,中美貿易關稅戰息戰90天 看似緩和,實則各種鬥爭正在暗地裡激烈地進行,波濤仍然洶湧,我們凡事適宜穩打穩紮!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原圖:The White House  Facebook

http://xn--https-v63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22142572438723345&set=pb.61571700369424.-2207520000&type=3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