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嫁妝瓷

2021.11.27 23:00 生活 黃艾

有瓷友最近收得青花「囍」字瓶及罐各一,與我分享,並囑余斷代。我告訴他,他的青花「囍」字瓷器,不論底款用了那位帝皇的年號款,肯定與該帝官窯無關,是民窯「嫁妝瓷」,年代不會早過嘉慶。因為青花「囍」字「嫁妝瓷」,始於嘉慶,盛於民國,並成為當時的風尚。

嫁妝瓷的普遍出現,是乾、嘉時期,道光以後,品種也齊全了,豆青釉、青花、粉彩外,尚有單色釉色及窯變釉。以瓶最常見。迄光、宣、民國,一般家庭嫁女,嫁妝瓷已是必備之陪嫁物了。

青花嬰戲 (左) 及人物故事 (右) 嫁妝瓶

當時嫁妝瓷的紋飾題材非常豐富,紋飾的內容,除傳統吉祥喜慶、嬰戲仕女等為主外。因為當年順治推廣《三國演義》、《水滸傳》及《西遊記》等名著,書中人物故事滿人、漢人皆熟悉,遂衍化成嫁妝瓷紋飾之熱門題材。其中又以《三國》最熱門,例如《三顧草廬》、《群英會》、《轅門射戟》等。但以《西廂記》、《紅樓夢》內容或人物作紋飾者,肯定是不存在和不可能的事。其一,因為此二書的內容絕對不適合嫁娶喜慶;其二,此二書當時乃禁書,瓷匠絕不會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的。若有繪《西》、《紅》題材者,必為 70年 代或以後之外銷瓷也。但以章回小說內容作紋飾範本的嫁妝瓶,近年亦有二三線拍行將之當作民窯陳設瓷精品上拍,其喊價較嫁妝瓶高,但實則換湯不換藥而已。

道光粉彩七珍八寶紋碗一對

嫁妝瓷最早的起源,據說是在明朝,話說1449年「土木堡之變」後,為安撫瓦剌,與之通貢互市,亦選皇女通婚,瓷器是陪嫁物,聞此乃嫁妝瓷之始。但明代是否已有嫁妝瓷,我手邊沒有實物佐證,故妄聽之可也。但道光帝女歸倩蒙古王子之大婚陪嫁禮物中,有「七珍八寶」紋大碗,紋飾源自藏傳佛教之吉祥圖案。碗底的礬紅彩雙框款,乃蒙文「土默特右翼旗」之意。這些也屬於「嫁妝瓷」,當然官、民窯有別,身價大不同矣。另道光二十二年,五公主出嫁時陪嫁瓷200件,其中包括洋彩瓷器20件,琺瑯彩瓷8件。道光二十四年,壽恩固倫公主出嫁,各樣陪嫁瓷器共400件。足證皇室嫁女,亦備嫁妝瓷。而以瓷器陪嫁這習俗,其實亦沿自旗人,後漢人亦習用之。傳統婚嫁儀式中,「嫁妝」很重要,昔時英治時代的香港,政府也尊重華人習俗,女性公務員如申請婚假,政府亦會發放「妝奩費」,但這制度後來取消了。

  

民國時期富戶送嫁隊伍

民國時期民間習俗,往往視身份將嫁妝分輕重,按嫁妝分類以擔盛之;聞當日貴冑高官,嫁女妝奩不會少於120擔,富家小姐出嫁最少有48或64擔,普通家庭則隨經濟能力用8、16或24擔不等。這習俗在北方較盛行,看舊照片場面很是壯觀。

囍字青花蓋罐及撇口瓶

民國時代,講究排場的入家,嫁妝包括各式家具、字畫、子孫桶、鏡台、瓷器等。而瓷器方面,講究一堂瓷器,成雙成對。所謂一堂,基本上包括一對將軍罐、一對花瓶、一對花觚、一對帽筒、一對冬瓜罐、一對壯罐。另有碗、盤、杯、匙、壺等成套餐具。

  

喜字碗三款

我兒時在香港,也屢屢看到嫁娶發奩、納彩隊伍,一般十數二十擔。記得除禮餅盒若干擔外,尚有椰子、檳榔、生雞、花瓶、洋酒、瓷器茶具等也分別裝擔。但隨著時間轉移,餅家已不辦餅盒餅擔,改用餅咭;而印尼土產店早已不售椰子、檳榔,而改為專售盒裝或包裝的印尼食品了。

喜擔

嫁妝瓶也稱「撣瓶」,民間習慣把雞毛撣子,也就是廣東人的「雞毛掃」,插在偏廳的花瓶中,以求取用方便。此習慣南、北皆然,這是嫁妝瓶的另類功能,故稱「撣瓶」也是可以理解的。瓷友看電影《葉問》,不知有無注意他在家與人講手時用的雞毛掃,原本就插於瓶中,正合舊日廣州家居習慣。至於是否「瓶」諧音「平」,而「雞」諧音「吉」,又是另一個譯義了。由於「撣瓶」為我國的民俗瓷器,應用量大,是故存世量亦大,又多成對;雖然今日市場所見以普品為多,但倘遇精品,真的用作插撣子、插花、甚至陳設,或改裝作檯燈,亦頗有點昔日西關風情也。

  

撣瓶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囍字青花冬瓜罐)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