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者伯夷的存在年代是1293年至1527年。1293年是元朝至元三十年,前一年十二月,忽必烈 (Kublai Khan) 自泉出兵二萬,發舟千艘,遠征爪哇,1293年一月,損兵三千,無功而還,自此相安無事。到了1368年已是明朝了,滿者伯夷在洪武十四年 (1381) 便開始向明朝進貢,直到嘉靖六年 (1527) 滿者伯夷滅亡為止。
話說在昔日印尼滿者伯夷的首都特洛武蘭 (Trowulan),就是今日的泗水 (Surabaya) 惹班 (Mojokerto) 一帶考古發掘,出土的除了滿者伯夷赤陶器外,尚有大量青花和鬥彩瓷器。
台北故宮藏 (左) 及胡志明博物館藏 (右) 十四世紀越南鬥彩大盤
雖然中國明朝已是世上最先進的瓷器生產國了,但滿者伯夷當時仍然是陶器時代。瓷友都知道燒製青花釉下彩瓷,需在澀坯上以鈷料繪畫,全器罩釉後再入窯以1300℃高溫燒成。但在特洛武蘭並無發現窯爐遺址,亦無發現有使用高嶺土,除了發現一件赤陶女俑殘器的右胸有類似釉的結塊外,並無發現有使用高溫釉的跡象。而且當時當地使用的「稻殼燻燒法」亦無法燒製瓷器。所以出土的青花瓷器,只能是進口貨了。
十五回世紀越南燒造之中國風(左)及印度風(右)瓷像水壼
在十四世紀時,世界上能夠燒製青花瓷的,只有中國與越南兩地而已。所以進口青花瓷,不是中國的,就是越南的了。但中國自洪武四年 (1371)下了「海禁令」,翌年更廢除泉州、寧波、廣州三處「市舶司」,自此實行海禁近200年,禁止國民對外通商,當時甚至民船造得稍大一些也屬違法,迄隆慶元年 (1567) 始再開關,斯時滿者伯夷已滅亡了。所以在特洛武蘭發現的瓷器,只能是越南瓷器,也就是「安南瓷」了。
十四世紀宗教紋飾越南鬥彩高足盤
越南的陶瓷風格、形制、紋飾和工藝受中國影響甚深,喜將中國元素揉合了本地與及鄰近國家的特徵。例如我在網上看到一件越南鬥彩高足盤,是博物館在印尼爪哇島徵集的,繪有「大鵬金翅鳥」,就是興都教保護神「毗濕奴」(Visnu) 的坐騎「迦樓羅」 (Garuda) ,是佛教「天龍八部」 (Aṣṭasena) 其中一個部族。這形象在東南亞地區很普遍,泰國用作國徽,印尼嘉魯達航空公司用作標誌。而盤心的龜甲紋和內、外壁的蓮瓣紋,卻又非常中國佛教了。又例如在東爪哇發現大量越南燒製的青花軍持 (Kendi),該器物不見於越南國內市場而出現在印尼,應該是適應興都教和伊斯蘭教市場需要的。
十四世紀越南青花軍持
越南河內嘉林縣的缽場村 (Bat Trang) ,自李朝 (Nha Ly 1009-1225) 起,特別是十四世紀之後的幾個世紀裡,缽場瓷器一直是歐洲最喜歡採購的熱門產品之一。其實在後黎朝的初朝 (Nha Hau Le - Nha Le So 1428-1527) 時,越南青花瓷業非常蓬勃,品質亦佳,已發展到釉上彩繪與釉下青花相結合,也就是我國的鬥彩。越南瓷器,深受當時東南亞的富貴人家喜愛。
東爪哇出土十四世紀瓷佛塔塔身和塔座殘片與越南陳朝佛塔對照
(裴明智攝影)
我讀了越南古陶瓷研究專家裴明智先生的文章,才知道印尼東爪哇出土的高檔瓷器中,其中有一項是越南陳朝 (Nha Tran 1226-1400) 時期燒造的「重簷綠釉瓷佛塔」的塔身和塔座殘片。這幾件殘片的發現,證實了在十四世紀的東爪哇,興都教和佛教曾經共存。因為這佛塔殘片就在特魯烏蘭附近供奉濕婆 (Shiva) 的興都教珀納塔蘭神廟 (Candi Panataran) 中找到,就是明證。我讀1365年成書的滿者伯夷史詩《爪哇王國頌》(Nagarakretagama) ,裡面有關於興都教和佛教在滿者伯夷帝國存在的描述,但從前沒有實物佐證,現在有了。從前以為佛教只在中爪哇盛行,並建有世界上最大的佛寺婆羅浮圖 (Borobudur) ,現在才知道佛教原來在東爪哇也很重要。
東南亞出土的越南瓷器,以印尼群島出土的最多、最精。據學者研究,在越南瓷器外銷的早期階段,當時滿者伯夷掌控著整個東南亞島嶼的海上貿易,所以在其國都周圍發現了許多越南外銷瓷,絕不是偶然的。
出水越南青花瓷小件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會安沉船出水十五世紀越南青花虎紋罐)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