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談到日本人根據產地與來歷,把茶碗分為中國茶碗 (唐物 Karamono) 、高麗 (Korai) 茶碗、和日本茶碗 (和物 Wamono) 三個範疇。也談到的「井戶青磁茶碗」,便屬於高麗系統瓷的其中之一。在日本國內燒製的陶瓷器皿,日人統稱之為「國燒」(Kuniyaki) ;樂、萩、唐津等,都屬於「國燒•和物」系統。
建窯系的天目碗和以前在《灰被天目》談過的茶洋窯、《金彩天目》談過的遇林亭窯等茶盞都屬唐物。今日業已成為日本國寶級的「瀨戶 (Seto) 天目」茶碗,其形制、胎釉就是「灰被天目」的日本版。而中國的青瓷茶盞,例如汝窯、耀州窯、龍泉窯、吉州窯等都屬於唐物。至於景德鎮窯燒製的青花茶碗,日人則稱之為祥瑞 (Shorui) 。
灰被天目 (左) 瀨戶天目 (右)
此外中國鄰近地區,例如安南、暹羅等國所燒製的,日人都一律稱之為「南蠻」(Nanban) 。越南瓷器早期的簡樸粗糙風格,與日本茶道崇尚的美學旨趣相契合,日人甚喜之,稱之為「安南絞手」(Anzan Shiboride) ,安南瓷器的風格,甚至影響到後來日本十六、十七世紀的信樂 (Shigaraki)、備前 (Bizen)、高取 (Takatori)、上野 (Ueno) 等各窯口的古樸風格。
其實在民國以前,日本的古瓷收藏,幾乎都以茶碗為主。當時日本人的「古董」 (骨董 Kotto) ,都以茶碗為中心,圍繞著茶道用具發展,例如水器 (水指)、小碟 (向付) 、香盒(香合)等。所以在日本大件的中國陳設古瓷,至今不多;當時日人亦不甚喜之。近年我在日本普遍見到的大件古瓷,其實都是日本古董商專誠進口以迎合國人赴日「檢漏」的特殊「嗜好」的。
安南絞手二款
「樂燒」(Raku-yaki) 茶碗是茶聖千利休 (Sen no Rokyu) 傳世三大茶道流派,表千家 (Omotesenke) 、裏千家 (Urasenke) 和武者小路千家 (Mushakōjisenke) 門人的最高典範茶器。
事緣當日千利休是豐臣秀吉 (Toyotomi Hideyoshi) 的茶道老師,負責監建豐臣秀吉京都府邸「聚樂第」 (Jurakudai) ,負責燒瓦的窰場,亦同時替千利休燒製茶道用品,其中有窰師宗慶 (Sokei) 的作品,深受豐臣秀吉喜愛,遂賜聚樂第的「樂」字予宗慶,他的所有茶道作品,都淮他以「樂」字作底款,故名「樂燒」;時為天正十四年,即西元1586年。後傳予孫女婿長次郎 (Chojiro) 。封為「樂‧吉左衛門」 (Raku Kichizaemon) ,但長次郎的茶碗並沒有落款,僅從第二代的吉左衛門始稱為「樂家」。「樂燒」是完全為日本茶道設計和燒造,其美學趣味與傳統唐物茶碗截然不同,感覺非常清新。
十六世紀桃山時代長次郎作品「大黑」(左) 及「早船」樂茶碗
與井戶茶碗多以飯碗移作茶碗所以一般偏大不一樣,樂燒的器形大小適中,因為樂燒必定專門以手捏方式完成,至今仍不以轆轤拉坯。其高圈足也適合直接置於在日式塌塌米之上。樂燒茶碗顏色以赤紅、黑色為主。正如宋代盛行以半發酵白茶末點茶,茶湯浮起白沫,當然以黑盞為上;而明代改為飲用芽茶,茶湯清澈,當然以白盞為佳。但日本抹茶的茶色濃綠,所以赤、黑二色既可顯茶色,又容易與其他顏色的茶具互相搭配。
所以有名長次郎作品「利休七種」(Nanashu) 茶碗,其中的「大黑」(Oguro)、缽開 (Hachikai)、東陽坊 (Toyou) 三種是黑樂茶碗。「木守」(Kimori)、早船 (Hayafune)、「臨濟」 (Rinzai)、「檢校」 (Kengyo ) 四種是赤樂茶碗。可惜至今還存在的只剩下「大黑」.「東陽坊」二隻黑茶碗,而「早船」則是碩果僅存的一隻赤茶碗,流傳至今,非常珍貴。因為當日千利休攜此碗坐快船自京都到大阪參加茶會,故名。
十六世紀桃山時代長次郎作品「東劈坊」黑樂茶碗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16-17世紀元祿時代本阿禰光悅七種樂茶碗)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