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耶穌會法籍傳教士殷弘緒 (Père Francois Xavier d'Entrecolles 1664-1741) 曾在中國景德鎮住了七年,他在1712 (康熙五十一年) 和1722 (康熙六十一年) 分別寫信回屬會,詳細介紹了中國瓷器的原材料和製作方法。1712年的信收入小林太市郎1943年翻譯的《中國陶瓷見聞錄》,而1722的,收入在《中國陶瓷見聞錄補遺》中。
殷弘緒1722年给法國耶誕會寫的信手稿
殷弘緒1712年的信,有介紹黑底釉、金彩、青花、礬紅、釉裡紅、紅釉。但在1722年的信,則補充了大量的有關顏色釉料的情報,其中包括難度頗高的鳥金釉和紫金釉。但當時景德鎮普遍應用的,是氧化金屬著色劑,是鐵(Fe)、銅(Cu)、鈷(Co)和錳(Mn);這都是我國傳統高溫石灰釉、低溫鉛釉、釉下彩及釉上彩的共同基礎。
17世紀以前,歷代名窯燒製的各種彩釉器皿,都是以這四種元素為主要呈色劑的。至康熙末年,始自西洋引進琺琅彩。及後又應用以砷作為乳濁劑而創製出粉彩。又應用到以金製紅,以及以銻製黃等。至於應用利鉻、鉑、鎳、鈦 等其他著色元素,已是在近代的技術了。
為表示每種金屬氧化物對呈色的關係,我專誠編製了上表給各位瓷友參考及指正。當然釉彩的呈色與一連串的工藝技術條件息息相關,例如釉的配方、上釉方法、釉層厚度、升降窯溫與及窯內燒造氣氛等等。
顏色釉應是始創於唐代,從前和瓷友談過的長沙窯,當時外銷瓷就常見了。在釉中加上氧化鐵、銅、鈷、錳等氧化物,配製出不同的色釉料,施於瓷胎表面,經高溫或低溫燒製後,就會顯現某種固有色澤,故稱顏色釉。
清代以銻發色用氧化氣氛燒做的黃釉器
釉彩的顏色應用得最多的是紅、綠、黃、藍色。除單色釉外,紅彩和藍彩在彩繪中非常重要,繪製器皿主畫人物和動植物輪廓線條,和器身弦紋等裝飾等。至於綠彩和黃彩,多用於紋飾配搭和衣飾填彩。紅彩裡的「礬紅」,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製料時需取青礬 (硫酸亞鐵) 鍛煉、漂洗,並加入鉛粉作為低溫助溶劑,研磨精細備用。綠彩則以銅元素為主要發色劑,黃彩以鐵元素為主要發色劑,屬於低溫顏色釉範疇。
大英博物館藏元代蘇麻離青大盤之鐵、錳、鈷近鏡
至於藍彩,則以鈷料發色。元及明初,青花瓷採用「蘇麻離青」進口鈷料呈色,發色濃艷。元代的含高錳,而明的含高鐵,燒成後鐵鏽斑和藍、紫發色表現不同,意思就是鈷、錳、鐵三種氧化金屬的呈色同時出現。筆者從前發表過多篇關於這方面的文章,不贅了。但成化鬥彩,郤將氧化鈷應用專繪線條輪廓,並罩光釉,以高溫燒結,變成釉下釉;而再於其上以釉上彩方法,按線條填彩入窯翻燒。鈷料提純,直到18世紀初,我國始識用鈷與焦炭加熱法提純,而現代則以電解還原法,純度可達 99%。這種三種氧化金屬呈色同時出現的情況可以說是杜絕了,除非是刻意製作的特殊效果。
以氧化銅發色的郎窯紅 –
國家博物館梅瓶 (左) 台北故宮觀音尊 (中) 北京故宮琵琶尊 (右)
康熙之前,幾乎全部彩料均為水料,直至康熙末年始自歐洲引入琺瑯彩,才有油料。若要調稀或使其運筆流暢及增加黏度附著力,會應用到松節油。 我在《多爾門油考》一文已考證過了。
至於乾隆時大量應用在粉彩上的玻璃白,傳統配方應用所謂「白信石」,即是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含劇毒。現代藝術陶瓷工廠中應用的白玻璃白配方大致為鉛丹 (Lead (II,IV) oxide 四氧化三鉛) 五份、石英三份半、硝石 (Potassium nitrate 硝酸鉀) 一份、砒霜 (Arsenic trioxide 三氧化二砷) 三份、玻璃粉一份半、鉛粉一份半混合配製使用。
傳統藍釉以然鈷為着色劑,含氧化鈷氧化鐵及氧化錳
至於今日工業用陶瓷色釉料,因為量產而要求品質和顏色劃一,必須選用在1000℃以上高溫仍穩定可以保持原色及不透明效果的。所以大都選用人工合成的有色礦物型晶體。例如發黑色、棕色的尖晶石 (Spinel),發瑪瑙紅的榍石 (Titanite) ,或發藍、紅、黃的鋯石 (Zircon) 等。是有別於傳統藝術陶瓷釉藥配方的另一種學問了。
兩岸故宮館藏建盞 - 氧化鐵發色典範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雍正以金發色的胭脂紅)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