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以金為飾,謂之「金彩」,最早出現在陶瓷上的金彩,為唐代 (618-907) 的「貼金」。唐墓出土文物,就發現有貼金箔裝飾的天王俑和仕女俑。當時以生漆作黏劑,直接將金箔圖案粘貼在陶俑上,藝術效果無法表達細膩圖樣。又因未經燒結,堅牢度只是一般而己。
唐代貼金仕女俑(左右) 及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藏西安唐墓出土貼金天王俑 (中)
迄宋代,按周密《辛酉雜識》續集上卷所載:「金花定器,用大蒜汁調金描畫,然後入窯,永不復脫」。所謂「金花」,即是金彩,由此可知,宋代以後貼金瓷器就不再製作,改為「描金」了。
定窯貼金印花博古圖菊瓣盤
「描金」即是以用「本金」 (金粉) 或「亮金」 (金水) 在瓷面上描繪紋樣。傳統的描金用金粉製作以黃金加水研磨成粉,再用篩籮過細,加十分之一的礬紅或西赤 (即油紅或西洋赤,是透明赤橙色顏料) ;以牛膠或白芨糊調勻之,用之描於畫面即可。而現在則以金箔製成金粉,加入氧化鉛 (熔點885℃) 用以降低黃金熔點 (1,064 °C) 。謂之「本金」,以本金1 分加入0.5% 西洋赤,然後加入樹膠數滴,調和即可應用。成器以700至800 °C燒成淡黃薄層,再以瑪瑙石拋光,便呈現黃金光澤。
瑪瑙石拋光筆兩種
但現在應用最廣的,效果最好的就是「金水」,也就是「亮金」。事源十七世紀末,德國化學家約翰•孔克爾 (Johann Kunckel 1630-1703) 通過在王水 (濃硝酸與濃鹽酸按1∶3 比例混合物) 中將硫酸亞鐵溶液 (Ferrous Sulfate) 添加到金溶液中,得到沉澱金粉。再將金粉與精細研磨的矽酸鉛助熔劑 (Lead-silicate flux) 混合,並施於器皿之上,再在窯中燒結。
北京故宮藏乾隆描金耳瓶 (左) 及描金花澆 (右)
1827年,萊比錫邁森瓷廠 (Meißen) 的亨德力•居恩博土 (Dr. Heinrich Kühn) 改進了孔克爾的配方,發明了一種新的鎏金工藝。就是將氯化金 (Gold Chloride) 在硫香脂 (Balsam of Sulfur) 中溶解,產生了一種有機金化合物的所謂「液態金」,可以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燒結,成品更無需拋光。之後在1830年,邁森正式改名為「邁森國家瓷器廠」 (Staatliche Porzellan-Manufaktur Meißen) ,開始燒製硬瓷。居恩博士這個偉大的發明,帶領邁森成為數一數二的瓷廠,更令全世界的金彩瓷器發揚光大。
北京故宮藏同治描金大婚瓷
這種瓷器金彩工藝大約在道光年間 (1821-1850) 傳入中國,並應用到景德鎮瓷器製作中。因為液態金金彩發色亮麗,描繪簡單方便,燒結後附著力強,出窯毋須拋光。而且金彩塗層薄,大大降低了黃金的使用量,從而控制了生產成本。居恩影響我國陶瓷業金彩工藝二佰年,應記一功。而瓷友亦萬萬想不到,亮金工藝竟然是德國邁森瓷廠率先開發的。
西洋文化藝術博物館藏1827年居恩博士發明的邁森金彩瓷器系列
原圖:作者提供(頂圖為邁森金洛可哥風格彩瓷器)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