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恐怕是處在同一國度,用着同一種文字,卻說着不同的「潮語」;彼此不明白對方的意思了!若然如此,內地《咬文嚼字》雜誌日前公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語」,便是讓我們認識內地最新「潮語」的機會了!
「供給側」是硬譯還是標新立異?
據說,「流行、創新、文明」是《咬文嚼字》編輯部評選流行語的「三大標準」,按照這「三大標準」評選出來的潮語,應該具有相當廣泛的代表性。不過,除了「洪荒之力」經過內地奧運選手傅園慧「大力推廣」而紅遍神州,香港人也耳熟能詳外,聞毅相信有些上榜的內地「潮語」,港人未必很容易便明白,值得舉例談談:
例如「供給側」,這個驟看像日文的「潮語」,據說源於2015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此後,「供給側」便成為網上網下媒體的「高頻詞」。所謂「供給側」,其實就是經濟學上「供求關係」(supply and demand)中「供應方」(supply side)的意思。
事實上,近年內地日常用語每見從英文詞語「硬譯」過來的現象,從前幹翻譯這一行的,每認為是劣譯。然而「潮語」往往標新立異,或者不算是「硬譯」?
「吃瓜群眾」是「剝花生」圍觀網民
又例如上榜的另一個潮語「吃瓜群眾」,比喻「不發言只圍觀」的網民,網民以「吃瓜群眾」自嘲或互嘲,表示不關己事、不發表意見的圍觀者,就像我們常說的「剝花生,睇好戲」一般。
除了「潮語」外,也有廣泛應用的傳統詞語上榜,例如「套路」,原指編制成一整套連貫的武術動作,現在泛指經過精心編制的、用來迷惑人的說法或做法,甚至是陷阱和詭計,說明傳統詞語也可翻出新意。
「藍瘦,香菇」竟是廣西話諧音
上榜的「潮語」中,最特別的是「藍瘦,香菇」,其實是「難受,想哭」的諧音。原來今年10月,廣西南寧一青年失戀後錄製了一段視頻曰:「難受,想哭,本來今天高高興興,你為什麼要說這種話?難受,想哭……」一口濃郁的廣西話,聽上去就像說「藍瘦,香菇」。
相比去年同樣由《咬文嚼字》雜誌公布的十大流行語榜,今年既有網絡相關用語,也有傳統和「方言」的用詞,代表性似較去年更廣泛。不過,去年流行的「創客」、「網紅」、「顏值」、「互聯網+」等詞語,早已隨着網絡的傳播而大行其道,今年上榜的「潮語」,未知能否延續去年流行的勢頭?
圖:有線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