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生活

越看越「寒」?四問《寒戰2》隱意

2016.07.17 22:00 生活 樂語

作為一部「十年來最好看的港片」,《寒戰2》的高成本、大製作、明星陣容等等賣點,此處不一一贅述了。這些年,我們已經為太多粗製濫造的兩地「合拍片」買單,因此這個號稱「純正港片」的《寒戰》系列,因其優良「血統」,受到兩岸三地影迷的關注。

反派都講普通話?

有趣的是,《寒戰2》裏面的反派角色,比如李家俊(彭于晏飾)、蔡元棋(張國柱飾)、Roy(楊祐寧飾)全部都由母語為普通話的演員擔任。儘管以粵語配音,但是看多了「合拍片」的香港觀眾一眼就能從口型判斷出,誰才是「真‧香港人」。難怪有網友打趣稱,《寒戰2》是香港教育局推行「普教中」(普通話中學教育)的最佳示範——老爸李文彬(梁家輝飾)講廣東話,兒子李家俊講普通話。 我們說說,為什麼導演安排反派大佬全部講普通話?真的是「純屬巧合」,還是有意而為之?這讓我想起好萊塢(香港譯「荷里活」)大片中,黑人演員總扮演劫匪、殺人犯、未受文明洗禮等角色,非白種人總逃不過被「弱勢化」或「性感化」的命運,就像《阿凡達》用大量黑人演員扮演「納美人」(Na'vi),或者拉丁女性總以裸體/半裸體的形象出現。 說回《寒戰2》,在香港近年瀰漫著攻擊、謾罵警隊,批評、反對國家的大氣候下,被認為是為香港警隊拍攝宣傳片的《寒戰》系列,顯然被輿論「誤讀」了,為警隊宣傳這種看法,有點一廂情願。

引人推測的「背後勢力」?

戲中蔡元棋作為一個退休的警務處長,不可能單槍匹馬四處遊說大商家,並組建包括特首和三司在內的施政班子,值得琢磨的是,電影故意不說明蔡元棋「背後勢力」是誰。但如果按照導演留給我們的伏筆推測,得到標準答案也不困難。 蔡元棋說,「香港警隊,不可以被任何人打亂『我們』優良的接班部署。」先不問「我們」是誰,首先,「接班制度」存在於所有體制中,並非「我們」獨有。了解這一點後,我們來看看劉傑輝(郭富城飾)代表哪個體系? 《寒戰1》中,劉傑輝是廉政公署(ICAC)出身,與來自香港行政系統內警隊的李文彬相互制衡。廉政公署成立於1974年,表面上是處理貪污問題,實際上也是英國「光榮撤退」的重要部署之一。作為專門對付親中人士的機構,廉政公署在回歸後,仍然掌握在英國人手上。

何解好話都用英語講?

有趣的是,影片卻不想我們過問劉傑輝「背後勢力」,為什麼?也許這種角力的背後,正是導演的價值取向。來看看與此相呼應的其他情節吧,影片裏幾乎所有正面的、讚揚的語句都以英語呈現,如影片一開始,警務處處長劉傑輝為殉職的警察念悼詞,「sacrifice」(犧牲)、「dignity」(尊嚴)、「justice」(正義)等等。 再比如,英國留給香港的,與內地不同的司法體制也成為被歌頌的對象,資深大律師簡奧偉(周潤發飾)的「英式作派」簡直是bling bling閃著光,這個角色也最沒有複雜的性格,有情有義、公私分明、捍衛法治。因此,當劉傑輝對著蔡元棋說,「Stop, and get out!」時,背後的意思就很值得玩味了,如果負責電影審查的朋友看懂了這部戲,恐怕內地的影迷就要與這部「十年來最好看的港片」失之交臂了。 另一方面,導演卻希望我們追問,蔡元棋及其背後的勢力是誰?導演為我們準備了很多線索。比如蔡元棋、李家俊、Roy的普通話口型都非常明顯,而電影中也多次出現的「香港警隊,永遠不會跟恐怖分子妥協」、「香港警隊不受任何威脅」等。聯繫當下的政治環境,只要觀眾多想一步,多問一句為什麼,就能得到導演為我們準備的答案。特別是李家俊留給父親李文彬的一副「溥儀眼鏡」,就差沒把話說透了。用香港話說,要真「畫公仔畫出腸」,那就不是電影語言,而是政治語言了。

「不死身」揶揄暗箱操作?

另外,網絡上,很多人質疑,李家俊仿佛擁有「不死之身」,要害接連中槍卻總能死裏逃生,可隧道槍戰一幕中,資深大律師簡奧偉的女助手歐詠恩(文詠珊飾),只是從行駛的車子裏摔出,便一命嗚呼,實在不合理。兩位導演還為此專門解惑,稱是參考了國內外幾宗大案,死得如何合理,不死得如何情有可原。 他們的解釋是欲蓋彌彰。實際上,電影中人物的死與不死,不是「科學」,而是服務於電影所散播的意識形態。換句話說,作為代表司法獨立、維護正義的律師歐詠恩,她的死亡告訴我們,這些所謂的「普世價值」,值得我們用生命去捍衛。當然,這與電影將周潤發扮演的「獨立議員」和「資深大律師」塑造成一個有情有義、捍衛正義、關鍵時刻起作用的正義化身的用心一脈相承。 而李家俊呢?作為與「普世價值」絕對對立的邪惡化身,他代表背後勢力不可告人的暗箱操作,是「普世價值」永遠的敵人。所以他不能死,否則人們就會發現,其實根本沒有什麼「普世價值」。至少,不是民主、人權、司法這類的內容、維度、信仰、道德標準皆無比單一的「普世價值」。 看看這部電影的名字,「寒戰」(Cold War),不難推測其背後「二元對立」的冷戰價值觀。也正是這種已經過時的價值觀太過根深蒂固且難以察覺,兩位導演的格局只能止步於此了。這也就解答了很多「豆瓣」影迷對兩位導演的批評,「大格局,輸給了細節」,或者「虎頭蛇尾,草草收場」。 兩位導演拍攝《赤道》(內地譯作《赤盜》)時,也遇到這個問題,場面鋪排宏大無比,故事卻講不下去了,是時候換一種思維思考香港的故事,該怎麼說了。畢竟,香港已經不再是殖民地了。

港產片有意無意講政治

很多政客總是嚇唬香港人說,中央/中國要剝奪香港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問題在於,如果相當一部分香港市民,他們的生活並不如意,生活水準並不算高,那為什麼還要維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只為了選票嗎?《基本法》保障香港人過好生活,而不是繼續在殖民地的利益格局中,營營役役,艱苦生存。 說兩句題外話,《寒戰1》2012年上映時,曾以4268萬港幣的票房問鼎香港年度華語片冠軍,並且在第3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獲得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9個獎項。在香港,《寒戰2》上映第二天(7月9日)即收穫751萬,創下華語片單日票房最高紀錄,不可謂不成功。
《寒戰2》還在社交網站facebook(臉書)開設專頁,不僅發佈最新的宣傳片,片中主演也用類似「微拍」的短片,與影迷互動得不亦樂乎。有趣的是,facebook作為新的宣傳手法,近年成功為政治意味濃厚的「本土」電影,如《十年》、《亂世備忘》、《未竟之路》(後兩部皆為「佔領中環」紀錄片)等造勢,除了直接和影迷互動,更是跳脫主流傳媒報與不報的束縛,奪取話語權。各個專業也嘗試配合時下的政治議題,有意無意地參與政治宣傳。 到底,香港娛樂圈餵給我們什麼精神食糧?那些光鮮亮麗的role model(榜樣),真值得我們花費時間和精力追逐、模仿? 圖:寒戰 2 Cold War 2 https://www.facebook.com/filmcoldwar/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