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馬雲收購《南早》的雙重價值

2015.12.20 19:00 時事 陳凡

傳聞一個月後,阿里巴巴終於正式宣布收購南華早報集團(583)的媒體業務及其相關資產,除了有112年歷史的老牌英文報章《南華早報》外,還包括多本國際雜誌香港版及其網上內容,以及戶外媒體、活動及會議、教育及數碼媒體等業務。 「南早」其後另發公告指,集團以20.6億港元將媒體業務售予阿里巴巴,預計將錄得14.26億港元收益,並會向股東派發特別股息。換言之,這宗買賣明益南早,所以阿里巴巴在紐交所股價一度下跌,阿里股東暫未見其利。 而且,由於阿里創辦人兼主席馬雲的「紅色背景」和國際知名度,消息備受關注,也引起頗多猜測。記協馬上表示「高度關注」和「憂慮」,連《紐約時報》、《經濟學人》都作重點報道,認為阿里收購《南早》是想為中國「塗脂抹粉及爭取話語權」,謂今後「若不如實報道中國負面新聞,會影響馬雲的國際形象」等。

從老品牌挖掘出商業價值

根據該公告,南早待售媒體業務截至今年10月31日的凈資產值約6.13億,換言之,阿里是以超出近2.4倍的溢價收購這家112年歷史的英文媒體。如果說僅僅是基於商業考慮,沒人會相信。然而,商人向來不會作虧本生意,何況像馬雲這種白手起家、在短短十幾年內將公司發展成市值逾一千五百億美元的大商家。 正如「南早」董事會在通告中說:「傳統出版業的未來具有不確定性,並相信媒體業務的價值取決於數碼媒體的豐富內容及其所出版刊物的名譽及威望。較之本集團所運營的傳統媒體業務,新的媒體運營商(例如買方)很可能將從內容及品牌中挖掘出更大價值……」可見,電子商務起家的阿里自有其商業算計。

打破西方媒體壟斷話語權

對於正大力擴展網上網下傳媒版圖的阿里巴巴來說,花幾億美元收購一家歷史悠久的英文傳媒集團十分合算,一方面向國際傳媒帝國邁出第一步,另方面可利用自家平台打造公司正面形象。而在更高層次上,則可以打破長期由西方媒體壟斷的新聞解釋權,間接有助加強中國軟實力,平衡東西方國際話語權。 阿里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在《致《南華早報》讀者的一封信》中也說,《南早》具標誌性地位,並以其高品質和可信度的內容而享有聲譽。但就像很多紙媒一樣,在新媒體層出不窮的年代遭遇了挑戰。「但這種挑戰,恰恰是數字時代的阿里巴巴的優勢所在。這就是為甚麼我們相信,兩家公司能很好的互補。」 平台互補、資源共享、新舊融合等,用在任何公司的收購、併購和合併上都適合,沒有新意,但收購這個舉動本身卻意義重大。雖然蔡崇信承諾會尊重「編採自主」,並說「日常的編輯決定將會由編輯們在新聞編輯室裡做出,而不是在董事會裡。」但是,整體的編輯方向有所調整難以避免。

編輯大方向難免有所調整

其實,蔡崇信的信也露端倪:「當世界在通過媒體報道了解中國時,需要獲得多種觀點。中國經濟的崛起以及中國對世界穩定的作用已經太過重要,實在不應該只用單一的論調來涵蓋。」話音之外,就是目前的西方媒體和國際社會對中國新聞的處理和對中國社會的了解都不够全面。 所以,今後的《南早》會發揮地理優勢而聚焦中國」,「以獨特的視角帶來豐富的新聞和透徹的分析」,令國際社會客觀了解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用新的眼光看待今日中國。這是收購體現出來的政治價值。 總之,《南華早報》要改革和更新是無可避免的,但如何變,需要新的管理層和編採人員一起努力;對於讀者來說,阿里承諾會開放該報網絡付費內容,倒是一大好消息,也讓讀者們一起見證這家百年老店如何在新東主打造下,展現出適應國際新格局和媒體新時代的新面貌。 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