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香港遲早會有這樣一幕……

2018.10.26 18:21 時事 屈穎妍

有市民在路上被搶手袋,高叫「打劫呀!打劫呀!」巡邏中的警員立即循劫匪奔跑方向狂追並大喝:「差人,咪走!」賊佬見到警察,心一慌,跑得更快,忽然,眼前一黑,心臟病發,「蓬」地倒下,雙眼一翻命嗚呼。圍觀的途人用手機現場直播:「嗱,有片為證,警察殺人!」事後,追賊的警員被控誤殺。

別以為這只是虛構故事,小城早晚會出現這種荒謬場景。

遠有朱警司因驅散暴徒身陷囹圄,近有處理的士糾紛的警員惹上官非,今天香港警察的處境,真可以用「如履薄冰」來形容。

65歲的士司機因車資問題與乘客爭執,警員接報到場,見陳情緒激動襲擊乘客,遂將司機按在地上,因他拚命掙扎,故警員箍頸押他上警車。事後司機不適送院,發現頸椎移位,沒多久四肢開始癱瘓,留院一個月後,司機因感染併發症死亡,日前死因庭的陪審團以3比2裁定司機不合法被殺。

我不是判官,不敢評論誰對誰錯,但我發現無論庭上討論抑或傳媒報道,都是集中在「箍頸」二字,作為正常小市民,我的第一反應卻是:如果你聽從警察,乖乖上警車,不就沒事嗎?

所以,關鍵詞不是「箍頸」,而是「激動」,你不激動,何來箍頸?

當然你可以說,制服人有很多方法,為什麼要箍頸?同理,解決問題也有很多方法,你為什麼選擇激動?

美國有一種權叫做「警權」,當執法者認為你的行為危害社會危害其他人或者只危害到那位警察,他都有權以武力或任何方法保護自己及他人,警權有時甚至大於別人的生存權,當美國警察認為你有危險,立即拔槍把你轟斃也是常見的事。

可惜香港警察字典裏再也找不到「警權」二字,警察有指引、有責任、有義務……什麼都有,就是沒了「警權」,權喪了,自然受辱。

原載: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18/1026/194825.html

原圖:HKG報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