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記協的港台和壹傳媒年報

2018.08.06 19:37 時事 夏理仁

香港記者協會新近發表的2018香港言論自由年報,所謂「國安計陰影中的言論自由」,已經成為港台和壹傳媒等的年報,言論自由是為港台爭取更多公帑,為壹傳媒廣告收入大跌呼救。在34頁所謂年報中,有不少篇幅指傳媒如刪改報道和抽起專欄文章,也有指出商營電視台因背後主理人關係令新聞取向改變了,但重點還是政府陰乾港台,和壹傳媒因政治壓力廣告收益減少。 其中指《香港01》刪改報道文章和《南華早報》抽專欄都是老掉牙的自我審查故事,商業機構內部的事幹卿底事,難道《蘋果日報》編輯部沒有刪改文章?沒有抽專欄?當然現在只要打出「自我審查、言論自由」,再不是套上「新聞自由」就可以橫行天下了。不過,筆者最感興趣是其中第十七頁的「公營廣播:在陰乾中前行 」。

在陰乾中前行?

文章指,「香港電台作為香港唯一公營廣播機構,市民自然對其質素,編採方針有所期望,然而在港台擁有自家頻道之際,卻巧婦難為無米炊,未能好好發揮公共廣播的影響力。員工憂慮資源被逐步被陰乾的同時,過去一年更出現不尋常人事調遷,港台節目及主持被親建制媒體大肆抨擊,亦為港台履行公共廣播責任蒙上陰影。」文中沒有指出甚麽是「不尋常人事調遷」,而「港台節目及主持被親建制媒體大肆抨擊」,是否指《頭條新聞》和《城市論壇》主持呢?又沒有說明。所以不討論了留待讀者自行領略。 其中一段文章報道:「根據文件(沒有指是甚麽文件)2011年香港電台各部門合共有523位非首長級公務員,至2018年增至731位」,注意沒有計算首長級公務員,「而由2010年至11年度,電視部的節目製作時數為599點3小時,2017年至18預計的製作時數則為1403小時。工作量急增近倍半,又加添了多少人手?2011年至2018年期間,公務員增加了208個,但非公務員合約的節目主任職系由250跌至138個(縮減112個),實際增加不足一百人。這幾十人不但要應付每年八百個小時的新增節目……」。

惟港台金身不滅

心水清的讀者都可以計算到,一個年度的1,403小時節目,如果以365天計算一天只是3點8個小時多些的節目,單單港台的新聞加政論等口水節目都不止這個數字,如果寫這章報告的專家們,特別是曾在無綫工作的區家麟,問問現在仍在無綫新聞部的舊同事就知,他們現在要應付多少個小時的節目,如果知道了相信不會這樣寫了,港台每年用多少公帑政府有公布接近十億元,所以記協應要訪問廣播處長梁家榮為何要用這麽多公帑去製作如《頭條新聞》和《城市論壇》這些低劣的節目。文章更批評無綫沒有深度與分析性新聞報道,因為這些調查報道不易賺錢云云。然而撰文者又知不知道,在資本主義的社會商營電視台如果虧蝕,結果只有一個就是結業,甚麽百年老店當你虧損累累都是難逃一死,只有公營的港台金身不滅。 文章又指,「也突出政治封殺下廣告杯葛對壹傳媒經濟命脈的嚴重打擊」,於是如年報般例舉數據「壹傳媒集團虧損數字及主要刊物收入情況」。過去,香港有不少老牌報章結業不知是否又因為政治封殺呢,壹傳媒是商業機構一切都是向錢看,當年「陳健康」事件是最佳例子,為求銷路甚麽也不顧,現在被讀者唾棄記協自然要幫幫忙全力搶救,不過記協的報道好像忽略了一點,壹傳媒近年力谷網絡市場了,傳統紙媒已非肥佬黎杯茶! 原圖:大公報、港台節目截圖 http://news.takungpao.com/hkol/topnews/2015-12/3257230.html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