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貼冷血標語非言論自由 道德踩過界須付出代價!褚簡寧質疑 點解教大唔開名?

2017.09.14 12:30 時事

教大出現奚落蔡若蓮喪子的冷血標語,社會怒不可遏,教大學生會盲撐,將之美化成「言論自由」的體現,更猶如向大火澆火水。資深傳媒人褚簡寧(Michael Chugani)認為,事件既凸顯家庭教育失敗,也反映政治立場分歧太大,事事政治化,結果社會連基本道德都丟掉。他呼籲教大公開「兇手」身份,以儆效尤,嚴正告訴年輕一代:踐踏道德底線要付出代價﹗ 褚簡寧的文章發表於《信報》,題為〈奚落死人:言論自由還是道德暴力?〉(Taunting the dead: Free speech or moral violence?)。作者一開始問了大家幾個問題:若你身為人母,人家兒子自殺,你的仔女竟百般奚落,你有甚麼感受?若你家的孩子貼標語,「恭喜」人家孩子跳樓,你會否覺得丟架到無地自容?抑或你會告訴孩子:我們有講冷血說話的言論自由?

為人父母應自問 教仔方法出問題?

教大接連出現冷血標語,先是針對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喪子,繼而有人照辦煮碗奚落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國異見人士劉曉波及其遺孀劉霞。褚簡寧自言,他整個星期都在想這些問題。在辱蔡事件中,相關截圖已廣泛流傳,作者相信「兇手」的母親當會知道是自家孩子這麼做的,她們當撫心自問,自己教仔的方法是否有問題。 另一方面,各大學學生會成員的母親們也要問問自己,為甚麼自家孩子竟會認為這些劣行是「言論自由」的體現?將心比己,如果自家孩子自殺,別人走來「恭喜」自己,還說這是在體現言論自由,你們會怎麼想? 眾所周知,反對派將蔡若蓮標籤為北京傀儡,專門負責推行國教、洗學生腦,那些學生領袖以至泛民陣營頭頭死命阻止政府任命蔡為教育局副局長。故此,說教大的冷血標語是從政治出發並不為過。

政治分歧太嚴重 仇恨掩蓋同理心

正因如此,褚簡寧慨嘆,香港政治分歧對立已經嚴重到在任何問題上找共識也不可能,但他批評,縱然有仇恨之火,也不可能失掉同理之心。將喪子之母及喪夫之妻夾硬拉入「言論自由」的政治大辯論,這成甚麼體統?作者直言,活在文明社會,人人理應知道,在需要同情心的時候,政治應被放在一旁﹗ 褚簡寧利申,他未見過蔡若蓮,也因為蔡找理由不上其節目,而與其辦公室有兩句,但這不是怨恨她或者落井下石的理由。作者讚揚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葉與蔡雖曾在選舉交鋒,但看到對方遭逢不幸,葉站出來向蔡致以慰問,並譴責張貼冷血標語的劣行。 問題來了,葉建源既能如此,何以其他反對派中人沒有挺身而出譴責冷血行為,也沒有批評學生領袖將冷血行為高舉成「言論自由」體現的愚蠢想法呢?難道反對派領袖真的覺得如此?若他們的答案是「不」,反對派理應發表聲明譴責劣行,並清楚說明言論自由並非沒有界線﹗

言論自由非大晒 請重拾基本禮儀

在自由社會,大部分人都知道言論自由不是絕對,若美國總統特朗普兒子自殺身亡而被奚落,褚簡寧相信就算是特朗普最大的政敵都會譴責撻伐。但偏偏在自詡文明的香港,政治分歧似乎破壞了人之為人的基本禮儀。 數以百計的學校校長譴責冷血標語,報道指部分學校拒絕向教大生提供實習,更有指有些學校表明永不錄用教大生。有評論認為,這做法大過嚴苛,會盡一步令香港青年離心離德。但褚簡寧有不同看法,他表示,香港年輕人理應知道文明社會有其道德底線,過了界就要付代價,否則言論自由只會不受制約。故此,早前上訴庭判處「雙學三犯」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入獄,褚簡寧百分百認同,因為法庭清楚訂明判罰原則,對年輕人暴力犯法可起阻嚇作用。

監禁三犯極合理 阻嚇後來者犯法

用冷血海報奚落蔡若蓮及劉曉波夫婦不是暴力行為,而是道德暴力。之所以如此令人不安,更因為事件發生在教大,而教大正正是培育未來為人師表的地方。教大學生會,尤是那堆盲撐辱蔡海報是「言論自由」的學生領袖,他朝將會當上教師,作者建議大家問問自己:你想這種人教你的孩子嗎? 對於有學校不願接收教大學生實習,甚至表明永不錄用教大生,褚簡寧表示理解。他承認這的確是連坐法,但若教大學生覺得如此懲罰整間學校不公平,學生會應該表明立場,讉責冷血行為,而不是簡簡單單將之歸類成「言論自由」後就當冇問題,還調轉槍頭指責校方洩露閉路電視拍攝到貼辱蔡標語「兇手」的畫面。 對此,教大校方否認指控,又表明查清真相後也不會公開誰是「兇手」,但褚簡寧並不認同這種做法。雖認事件是教大內部事務,警方、政府、政客無緣置喙,但作者認為,辱蔡若蓮、辱劉曉波夫婦的「兇手」理應被公開身份,接受指責,否則只會向學生傳遞「道德踩過界也不用承擔後果」的錯誤訊息。

為人師表太政治 青年已被洗壞腦

褚簡寧慨嘆,現在的年輕人已覺得只要打正「自由」旗號,做甚麼也可以。很多人埋怨香港社會不公:地產商很貪婪;政府施政超錯,公營房屋政策失敗;社會缺乏向上流動階梯;北京無形之手時刻重壓著社會,等等。作者認同這些都是事實,年輕人有理由說自己幻想破滅,但大中小學教師、教授們也要擔責任,因為他們過份政治化,並將這種想法教給年輕一代。也許,年輕人將會成熟,眼光會比以往更寬廣,怕只怕他們已經被洗壞了腦,想改也改不過來了。 誠如褚簡寧所言,事件無關言論自由,而是今之年輕人因各種原因政治上腦,事事政治化,結果丟掉了作為文明人應有的道德底線。若查明冷血行為出於教大人員之手,校方應以最嚴肅的方法施以處分,公開犯事者的身份,使其為自己的劣行負責,讓所有人好好上一堂道德課。 《信報》原文:http://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1656576/Taunting+the+dead%3A+Free+speech+or+moral+violence%3F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