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褚簡寧串爆戀殖狂:寧要英國式獨裁 不要中國式民主

2017.06.28 15:15 時事

國家主席習近平明天起訪港3日,出席慶祝香港國歸20年活動和新一屆特區政府就職典禮。另一邊廂,「反對派」摩拳擦掌,也準備搞遊行和論壇等,抗衡慶祝活動。要不要慶祝回歸20周年?資深傳媒人褚簡寧(Michael Chugani)認為,如果你有疑問,你應該問問自己:香港回歸祖國20年不值得慶祝嗎? 這篇題為〈慶祝回歸20周年?香港人應該問問我們現在是否比20年前好?〉(Celebrate the handover anniversary? Hongkongers should ask if we’re better off now than 20 years ago)的文章指出,分化香港社會的裂痕是意識形態的,而不是政治性的。「然而,在殖民主義者離開20年後,還死抓着這個問題不放,這顯然是十分錯誤的。」褚簡寧指出:「在決定慶不慶祝回歸20周年之前,不妨問問自己,香港比較20年前,是好一些還是差一些?是英國君主指派一個港督給我們好,還是通過不完美的民主制度選出的特首好?」他接着問:「是一個由英國洋行老闆和駐港英軍總司令組成的政府好,還是由特區行政長官及其班子組成政府好?是由英國人指派的『應聲蟲』組成立法會好,還是部分直選、部分功能組別選舉組成的立法會好呢?」

不介意殖民者不給民主 卻介意共產黨給部分民主

褚簡寧進一步問:「由殖民主義者統治,還是由跟你同胞的『中國人』統治?現在這個令人『緊張』的問題,完全取決於你如何回答。你回答了這個問題,其他問題自然水到渠成。因為,分化這個城市的裂痕,是意識形態的,而不是政治性的。」「我們常說要『民主』,但真相是,不少香港人不介意『民主』的(英國)殖民者不給我們民主;卻很介意『共產黨人』給我們部分民主。」 他慨歎,「意識形態的裂痕是如此深,以至國民教育被認為是『洗腦』;鼓吹港獨卻被吹捧為『學術自由』。維園的維多利亞女皇銅像沒人會再多看一眼,但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卻一再被人提起,因為他提出的『一國兩制』有走樣之虞!」即使北京給我們全面的民主,這種意識形態的敵意也不會消除。許多千禧年前出生的香港年輕人覺得內地的制度太陌生了。至於千禧年後出生的年輕人,算了吧!他們甚至不認自己是中國人!」 「這是回歸20年後,正在等待習近平主席來訪的香港。愛國同胞在維園一隅慶祝;抗議者則在另一邊的街道遊行。自由的象徵在20年來的中國統治下仍然存在。」褚簡寧認為,要不要慶祝回歸或許是個人的選擇,但香港人有責任確保我們給習主席的印象,是一個和平文明的社會。 原圖:無綫新聞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