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財相李韻晴1月11日訪華,與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等領導人會面,重啟中英中斷6年的經濟財金對話。李韻晴表示訪問期間達成多項共識,將在未來5年內,為英國經濟提供6億英鎊的收益。
中英或許有望重回「小黃金時代」,這觸動了英國國内不少反華人士的神經。「末代港督」彭定康便大放厥詞,批評向中國「下跪」也難以拯救英國經濟;國安通緝犯劉珈汶,更加指出中國經濟下滑,不應對中國經濟有遐想。
究竟是政治重要,還是經濟緊要?反華人士與工黨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取態,但相信對於大部分英國人而言,生活才是最實在。尤其面對近年大批移民湧入,當中少不了手持BNO的港人,英國的社會情況,早已是不堪負荷,就如英國流感大爆發下,有急症室需等候91小時,難怪有當地人聯署促停收移民5年。
面對殘酷的景況,工黨作出了最合理的選擇——與中國發展經濟貿易。理由離不開中國市場可觀之餘,更重要是「特朗普2.0」時代將至,其吞併格陵蘭、蠶食巴拿馬運河的意圖,已見到美國貪婪胃口之大。假如英國向美國「下跪」,原本已羸弱的大不列顛帝國,別說拯救經濟,恐怕最後只餘下一堆白骨。
至於說不應對中國經濟有遐想,難道是期望英國自身能夠力挽經濟?幾年折騰,英國人早已說不。抑或是幻想特朗普會大發慈悲,從手指縫隙之中,流出一分半毫,向「窮人」施予憐憫?但英國有何本錢,可以與這位連盟友亦要宰割的「狂人」討價還價?
英國國力凋零,影響力日微,落得今日的不濟,正是在於政客的離地。但他們的離地,卻是對自身有利,皆因彭定康、劉珈汶之流,正是依賴反華謀生,英國與中國愈是親近,他們的立錐之地愈是縮小。所以當他們聲嘶力竭地反對兩國合作,正是離「政治揸兜」的日子不遠矣。
「下跪」轉軚從來也是令人難受,但總比信奉荒謬,養肥政客,換來一無所有來得要好。
原圖︰港台《視點31》截圖、劉珈汶IG
https://www.instagram.com/p/DD88c6Gg2AQ/?img_index=1
(文章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