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贏在起跑線的迷思 未起跑已累倒的港童

2017.06.26 22:00 時事 林伯強

每年七、八月的暑假,學童不需返學上課,本應暫時放低平日繁重的功課,盡情享受玩樂,但近年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返,因為香港家長對子女學業緊張的程度已經達到「走火入魔」的地步。例如,曾經有一對母子接受報章訪問,母親為了讓就讀小學的兒子考上九龍城名校,便舉家遷往該處,並為兒子報讀了11個暑期興趣班,包括劍擊、跆拳道、游泳、非洲鼓、中英數等等。在訪問的過程中,只見母親眉飛色舞,侃侃而談,但兒子卻一臉無奈。從他的表情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對這些暑期興趣班一點也不感到興趣。 另外,本港怪獸家長聞名於世,不斷催谷子女學業成績,十八般武藝樣樣皆能。這種現象早前已見於中、小學生,但現在卻蔓延至幼稚園學生,因為家長深受「贏在起跑線」的觀念影響,恐怕報少一個興趣班,子女便落後於人。家長有「望子成龍」的需要,坊間補習社便提供K1和P1面試班的服務。例如,曾經有一間補習社面試班,宣傳海報便以一個眼泛淚光的女孩做主角,配以「你不愛競爭,但競爭會找上你」的標題,讓人感到「輸在起跑線」的恐懼。當大家見到教育淪為一種商業活動的時候,理應紛紛起來譴責,可是這類面試班卻場場爆滿,深受家長追捧。看到這種情況,作為一名前線教育工作者,我也只好感到無奈,未能力挽狂瀾。

家長變怪獸 學童失童真

以上兩個例子說明一個社會現象,「贏在起跑線」已深深烙印在本港家長的腦袋,與此同時,學童便失去了應有的童真。有人說,提早讓兒童學習前期知識,有助個人發展及增加升學優勢。但是,這種揠苗助長的學習方法未必使兒童愛上學習,反而有機會導致他們患上各類型的情緒病。2014年,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表示求助個案有年輕化趨勢,八歲以下求診者,由以往每數月一宗,到現在每月一宗。例如,一名五歲女童因為升小面試過於頻密及表現不佳被責,兩次揚言「想從窗口跳下去」,驚動父母要帶她看精神科醫生,最後被診斷患上抑鬱症。 每個兒童的發展快慢都不一樣,根本不需為他們訂立一個統一的標準,反而應該按他們個別的學習特點,度身訂造合適的學習進度。例如,德籍猶太裔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幼年學習比較緩慢,父母為此擔心,曾經找過醫生看診。他2歲後才學會使用字詞,家人都很擔心,怕他以後會有學習障礙,落後於其他小孩。然而,愛恩斯坦後來卻創立了相對論、發現了光電效應。他在光學與統計力學均有出色的表現,使他兩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此可見,「三歲定八十」未必真確。我們不能以子女幼年的表現,去斷定他們日後的發展。孩童的潛能是無限的,只要家長發掘子女的長處,再加以悉心栽培,將來必能成才。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愛恩斯坦能成為出色的物理學家,一方面由於他嚴謹的治學態度,另一面要歸功於德國幼兒教育政策。在德國的憲法中,第七條第六款明令禁止設立先修學校,即幼兒教育班,不准幼兒園教授讀寫計算,原因是避免過度發展孩子的智力,揠苗助長,使其大腦變得只懂儲存知識而不會思考。另外,德國的幼兒教育認為孩子的「唯一要務」是快樂成長,盡情玩耍。大人該順應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確保其玩耍的權利和愉快的童年。因著這種教育政策,德國人拿走了歷來諾貝爾獎總數的一半,世界上其餘的六十多億人只能取得剩下的一半。正因如此,愛因斯坦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可惜,本港家長的教育理念卻完全相反,認為「知識就是力量」,而忽略了創意思維的培育。這難怪香港為何會出現「高分低能」的學生,自理能力、抗逆能力和情商都低於德國學童。 我們要破除「贏在起跑線」的迷思,首先不要過分緊張子女的學業成績,以免將緊張情緒感染子女,另外不要安排太多課外活動,與子女相處時要盡量以正面態度對待,包括給予多些鼓勵和讚賞。孩子平日上學已投放大量精力於學業之上,假期便應給他們充份的休息,例如郊外旅行、體育遊戲等等,讓子女快樂地成長,尋回應有的童真。 原圖:無綫電視截圖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