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名稱
使用者電郵
密碼
確認密碼
年齡
性別
Generic placeholder image
想收到的資訊
  • 時事
  • 投資
  • 生活
喜歡的資訊
  • 編輯推介
  • 時事新聞
  • 博客
  • 投資
  • 趣味影片
  • 生活
教育水平
  • 小學
  • 中學
  • 大學
  • 碩士
  • 博士
常用的社交媒體
  • Facebook
  • 微博
  • WeChat
  • Whatsapp
  • Twitter
  • Line
  • Instagram
確認

我們會發送內含重設密碼連結的通知信給您

確認

時事

張國鈞串爆羅冠聰:政總東翼前地「被僭建」成公民廣場

2017.04.21 19:30 時事

政府總部東翼前地被黃營稱為「公民廣場」,2014年發生一系列示威活動後,便一直被圍封。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張國鈞與香港眾志立法會議員羅冠聰今早出席電台節目,談及重開東翼前地。張國鈞指出,倘符合保安標準,可以考慮重開政總東翼前地,羅冠聰則認為,以保安理由圍封「公民廣場」是「講大話」,「由頭到尾都不是保安因素,是政治因素」云云。 節目開始時,電台先播出一段錄音,講述所謂「公民廣場」的由來。張國鈞認為,「錄音帶(所講)的『公民廣場』,我估係講政府總部東翼前地」。

視「公民廣場」為政治符號

張國鈞指出,政府總部東翼前地本來就不是「廣場」,只是車輛進出的通道,以及往立法會人士及訪客經過的通道,而圍封東翼前地,完全是基於保安理由。因為「過去一段時間有人入去霸住不走,(加上)立法會垃圾桶爆炸案、煙霧餅事件等」。張國鈞認為,如果保安標準達到了,可考慮重新開放東翼前地。 至於東翼前地經常被黃營稱為「公民廣場」,張國鈞表示,他作為律師要準確講出地方名,指所謂「公民廣場」的說法,是東翼前地被「佔領」後,「將(那個)地方(用)俗稱公民廣場代替了」。 他認為,對羅冠聰等人而言,「公民廣場」是一個政治符號,他們不願講「東翼前地」的原因,是「公民廣場」對他們有政治意義。

羅冠聰「指定」示威用途?

羅冠聰則強調,「公民廣場」的作用是讓市民自由示威及表達意見,並說重開是要回復「公民廣場」的原意,不算是「和解」,只算是「善意的一步」云云。 看來,黃營不但把政府總部東翼前地改名為「公民廣場」,羅冠聰更「指定」其用途為「自由示威及表達意見」。如果咁都得,羅冠聰不如把他們「佔領」過的金鐘、銅鑼灣和旺角都叫做「公民廣場」好了! 原圖:羅冠聰Facebook、張國鈞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NathanLawKC/ https://www.facebook.com/horace.ckk/

投票已截止,多謝支持

發表意見

排列方式: